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借款人单方以非法占有的目的骗取银行贷款,借款合同是否无效?
致力于知识转化力量,让财经问答帮助更多的人,更多精彩回答请右上角关注。欢迎各位点赞,回复,咨询
这个合同是否有效不是看目的,而是看合同签订的合法性。合同法说,合同签订本着自愿,公平的前提签署,而同时双方了解合同签订的条件的前提下,签订合同。
那么文中提到以单方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贷款就需要看签订合同的内容还是骗取贷款的目的出了问题。例如你办理贷款提供了虚假的材料增加授信额度?提供了虚假的身份信息冒名办理贷款?这属于办理过程的问题。而贷款办理下来后没有用于原来的目的,而被更改了,比如房贷下来了,开发商把钱挪用,还是买二手车贷车贷款下来了,车没真正过户等。都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
那么如果是资信问题,导致额度不符,合同依然有效,但需要增加授信材料或者抵押材料。如果是冒名办理,挪用资金属于骗取贷款,这种情况放贷方有权终止贷款并提前收回本息,如果出现争议可以司法诉讼解决。而如果真是骗取贷款还涉及刑事问题,可以报警处理。
所以,这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可以。
借款人单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贷款,借款合同是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不是当然无效的合同。
从合同的效力来看,行为人在申请贷款时采用欺骗手段,其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存在欺诈,属于可撤销或可变更的合同,合同效力待定。而银行作为受骗的一方,其有权决定是否撤销合同,在其未行使撤销权时,该合同就是有效的合同。相对于借款合同的主合同而言,担保合同是从合同。担保人的代偿行为属于履行其担保义务的方式,在借款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时,由保证人依法履行担保义务是合同当事人完整履行合同的体现,属于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再次,从银行的利益保护角度考虑,银行作为受骗的一方,若只要有骗取行为就认定合同无效,若只要有骗取行为就认定合同无效,则会纵容行为人和担保人串通骗取贷款后,又以合同无效来阻止银行通过民事手段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显然对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更为不利。
借款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签订借款合同涉嫌合同诈骗罪,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果银行主张撤销借款合同,则只能从追赃款中来弥补自己的损失有很大的风险,银行不应该撤销变更合同,即使借款人承担刑事责任,银行也可以以借款合同要求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借款人不履行银行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然后申请强制执行。
诈骗必须达到哪几点才能构成?必须有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相吗?如何认定非法占有?
一、诈骗罪的四个特征,即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其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
2、客观方面: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要件: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方面: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是否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成为认定构成诈骗犯罪的关键,不具备这一特征的,不能以诈骗罪定罪量刑。三、判断诈骗案件被告人有无非法占有目的,一是要看被告人供述,二是要看被告人实施的客观行为。但被告人供述具有易变性,供述是否可信,仍要看供述与客观行为是否相符。因此,被告人有无非法占有目的,归根到底要根据其客观行为进行判断。哪些情形可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印发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对金融诈骗案件中如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作了归纳总结:“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
2010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集资诈骗案件中如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作了规定:“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八)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OK,关于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