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就业协议?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之间的区别?
1、劳动合同是劳动权利义务的协议书,是劳动关系建立的法律形式之一;而一般就业协议是暂不具备就业条件的人员与暂不能正式录用该人员的单位之间订立的拟建立劳动法律关系的协议,比如在校学生与将来可能就业的单位之间订立的协议;
2、劳动合同受具体法律(劳动合同法)规范和调整,有比较严格的形式要求,而就业协议则属于一般民事协议,形式和内容法律没有特殊要求。
3、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终止和解除等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和专门的行政执法机构监督检查;而就业协议则没有以上限制,发生纠纷属于民事案件。
劳动合同是不是就是就业证明?
务工就业证明不是劳动合同。 务工就业证明是用人单位为员工出具、证明在本单位上班的证明,包括员工一些身份资料、岗位、月工资等等。用于子女入学、暂住证等手续。其内容简单,没有劳动合同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内容。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是一回事吗?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1、主体不同。就业协议的主体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其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不言而喻,学校作为一个主体,其作用是维护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秩序,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并兼有证明学生毕业信息的真实性。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下依法签订的,只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
2、依据不同。就业协议依据的是教育部颁发的部门规章,劳动合同依据的是《劳动法》和《合同法》。
3、内容差异。就业协议可规定毕业生自身情况、就业意向、用人单位同意接收、学校派遣等,而在劳动合同中,依法必须明确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劳动纪律、合同终止条件,以及违反合同的责任等必备条款。除此之外,双方还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在具体涉及到某项时还可以优先适用本地地方法规和规章。
4、签订时期不同。就业协议一般在学生毕业前签订,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只有等到毕业后方可。
5、效力不同。就业协议只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签订的协议,其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时。劳动合同的有效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合同方式确定的,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双方不得随意变更、中止。对毕业生来说,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在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原就业协议随之失效。从这点来看,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 就业协议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双方确定就业意向和权益的依据。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毕业生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有区别,区别在于,
毕业生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在主体、依据、内容、签订时期和效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就业协议主要涉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依据教育部颁发的部门规章,内容侧重于毕业生分配的具体体现。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的劳动关系,依据国家法律,内容侧重于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此外,就业协议通常在学生毕业前签订,而正式的劳动合同则需等到毕业后方可签订。
劳动合同法适用于就业协议吗?
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就业协议是干什么的。
现如今,就业协议实际上是陈年烂谷子的东西,完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已经基本丧失了作用。但是许多学校依旧要求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为什么?因为一份盖章的就业协议,就是一个就业率。至于你是否真的就业,学校并不关心。
就业协议是三方协议,学生、学校、就业单位三方签订。简单来说,你在毕业前,找了份工作,单位对你满意,你对单位的薪资福利也满意,约定你毕业就去上班,于是你们签订就业协议,约定比如7月1日去报道。然后你签字,单位盖章,学校盖章,三方各存一份。那么就业协议的效力就在协议签订后至7月1日报道前。一旦你去单位报道,这份就业协议就完成任务,哪怕你报道当天,单位给你办理入职手续然后辞退你,或者你入职后你自己不干了,都与就业协议无关了。如果报道前,单位反悔,不要你,或者你找到了更好的工作,不想去这个单位了,那么相关的一方就要根据协议签订的内容给予对方违约金,不过现在与民营企业签订的就业协议基本都不会涉及到赔偿内容,只可能出现在国企或者事业单位。
《劳动合同法》是干嘛的呢,你到单位报道,单位给你办理入职手续,你开始上班,你与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这个时候,你和单位都是在《劳动合同法》的管辖之下了。
所以,就业协议发生作用的阶段,协议双方没有形成劳动关系,那么与劳动合同法无关。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有什么区别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