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罪与一般偷税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动态 2025-08-24 1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逃税罪与一般偷税行为的区别是什么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逃税罪与一般偷税行为的区别是什么的知识,包括逃税罪与一般偷税行为的区别是什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 “偷税”、“逃税”、“漏税”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偷税”、“逃税”、“漏税”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今天要和大家聊一个关于缴税纳税的话题,因受今日头条的邀请,特此成文一并感谢邀请。

税是政府为了维持其运转以及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对个人和法人按照法律规定征收实物或货币的总称。也就是说凡税之征收,都是有国家法文作为依据的,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概念。而“偷”、“逃”、“漏”这三个字都是动词的词性,动词一般都代表一种行为,从这三个字的字面意思上我们不难看出它们都带有一种欺骗和隐瞒的目的。那么既然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么在任何一个国家经营的企业或是居住的公民,就应该合法纳税,如果出现了以上的三种行为,无疑是在钻国家法律的空子,中饱了私囊的同时,对于合法纳税的企业或是个人来说,往小了说那就是占他人的便宜,往大了说就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赤裸裸的剥削。

其实“偷”、“逃”、“漏”税这三种行为之间的差别,最大的不同是表现在性质方面。偷税其实也是逃税的一种形式,本质上它们二者都是故意而为之,不论是少缴或不缴,这种行为都是违法的,而漏税的行为也是少缴或不缴,但它的起因是因为无意识而造成的,违章和违法在性质上是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

而以上的三种行为其实并非是今天的独有现象,从古至今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税赋的概念,当然有了税赋也就有了“偷”、“逃”、“漏”税的这三种行为。而在古时会把这三种行为统称为一个词:匿税。那么历朝历代又是如何惩罚匿税之人呢?

自夏朝起便开始有了税收的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税收制度开始完善,也是此时偷漏税现象开始普遍,到西周时,便出现了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税法”和“税务官员”,而到秦朝,就已经对户有了具体的规定,如一个家庭不能有两个成年男子,也就是说成年男子必须成家分户,否则一旦发现便会成倍罚款。

当然历朝历代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不同的税赋政策,例如汉武帝时期,开始首次向生意人征税,惩罚逃税的办法就是没收财产并发配边疆去和匈奴打仗、唐朝时期又新增征茶税,并且此税成为当时大唐财政的重要支柱,而逃税严重者甚至会被处以死刑。至于更多的房产税、贩盐税、贩酒税,林林总总都有明文规定和严苛的惩罚措施,总之今天我们国家的各种税法条文,并非空穴来风,历史是最长的电视连续剧,我们当下的一切都有古来的影子。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生活在中国,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走向强大和繁荣的国家,身为龙的传人,在骄傲的同时,更应有责任与担当。向“偷”、“逃”、“漏”税这三种行为,无非是满足个人的一己之私,可是我认为贪欲并非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当一个人可以为他人、为国家、为社会有所贡献并获得认可的时候,那才是最大的幸福!

什么是偷税漏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采用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偷税是一种非法的行为。漏税是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

漏税是由于纳税人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如错用税率,漏报应税项目,少计应税数量,错算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


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漏税,是由于纳税人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如错用税率,漏报应税项目,少计应税数量,错算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


1、逃税是指刑法对于构成刑事犯罪的偷税行为的说法;

2、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的法律规定,采取欺骗、伪造或者隐瞒的手段,以达到逃避纳税的义务;

3、漏税是指纳税人因为过失没有缴足所应纳的税款。逃税、偷税的行为触犯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偷税”、“逃税”、“漏税”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这个问题,其实都是一个性质,偷税和逃税和漏税性质一样都是违法的。按章纳税是公民的义务。02年的时候我在民营企业原来的老板,给工人发工资基本是现金,不发银行卡,也不给职工买五险一金。五年后因工商执照年审,需要给职工买社保,否则不给年审,这样老板才迫不的以给职工买了社保五险。这五年基本是可以说是偷,逃,漏税。

偷税: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不缴或少缴税款,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偷税

从法律上讲,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且具有主观恶意,一旦发现,会受到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可能会受到刑事追诉。

逃税:是指纳税人故意或无意采用非法手段减轻税负的行为,包括隐匿收入、虚开或不开相关发票、虚增可扣除的成本费用等方式逃避税收。广义上逃税还包括纳税人因疏忽或过失没有履行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的行为。

从法律上讲,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逃税会受到处罚,如果情节严重,也会受到刑事追诉。

偷税

漏税:漏税是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漏税,一旦被发现会受到处罚,但一般不会受到刑事追诉。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根据前述规定,采取隐瞒、欺骗手段逃税,如果第一次被发现、处罚后,及时补交税款接受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这就是有的人,虽然逃税好几个亿,但是没有判刑,原因就在于他们被查到以后,乖乖补交税款、缴足罚款。如果不接受处罚、不交足罚金,或者接受处罚以后第二次逃税达到一定数额,那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到监狱吃盒饭了。

漏税

关于逃税罪与一般偷税行为的区别是什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