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告委托了律师不出庭可以吗
民事纠纷,开庭被告委托了律师出庭,自己不出庭行吗?
可以不出庭,如果是离婚案件,最好还是出庭。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第五十九条 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第六十二条 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原告可以委托律师不出庭吗?
可以
如果原告特别授权委托律师代理,原告可以委托律师自己不出庭。委托书是委托他人代表自己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委托人在行使权力时需出具委托人的法律文书。而委托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反悔委托事项。被委托人如果做出违背国家法律的任何权益,委托人有权终止委托协议,在委托人的委托书上的合法权益内,被委托人行使的全部职责和责任都将由委托人承担,被委托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可以不出庭,如果原告特别授权委托律师代理,原告可以委托律师自己不出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委托分为一般性授权委托和特别授权委托,两种委托当事人都可以不出庭,律师在庭上发表的的意见,可以视作当事人的意见,但对于离婚诉讼等特殊案件,无论是否委托律师代理,双方当事人都必须出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可以委托律师进行诉讼活动,包括出庭等活动。如果原告委托的律师出庭代表其出庭,并符合出庭代理的法定条件,那么原告本人可以不出庭。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法庭需要原告本人出庭,比如需要进行举证等活动,原告还是需要按照法庭的要求亲自出庭的。
律师不出庭后果是什么?
对于民事案件来说,如果律师不出庭,当事人出庭了,对于案件的审理并不会有影响。如果是原告的律师和当事人都不出庭,法院会按照撤诉来处理。
如果是被告的律师不出庭,被告会按照缺席判决来处理,如果原告证据充分事实清楚的话,直接会判被告败诉。
民事案件,二审被告委托律师开庭,被告本人不去开庭,可以吗?
民事案件,二审被告委托律师开庭,被告本人不去开庭,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是可以的,但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第五十九条规定: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开庭当事人不去律师去影响判决么?
1 开庭当事人不去律师去并不能对判决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2 原因是法官会根据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规定做出判决,而不是根据当事人是否到庭或是否有律师出庭来决定判决结果。
3 当然,如果当事人不去律师去也可能会影响到案件的进程和结果,比如可能会延迟庭审时间或导致当事人无法提供必要的证据和辩护材料。
因此,建议当事人尽可能亲自出庭或委托律师代理出庭,以确保案件能够得到公正处理。
1 开庭当事人不去律师会对判决产生影响。
2 这是因为当事人对自己的案件最为了解,如果不到庭或不与律师充分沟通,可能会导致律师无法充分了解案情,影响律师的辩护质量,从而影响判决结果。
3 此外,如果当事人不到庭,法院可能会根据律师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作出判决,但这些证据和陈述可能无法充分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和情况,从而对判决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当事人应该尽可能地配合律师,充分参与庭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