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结婚彩礼问题一定要给吗
重庆结婚什么时候给彩礼?
我们这边的确没有给彩礼的习惯,一般都是男女双方父母在子女婚前,一起吃饭来共同讨论结婚的事宜(比如酒席、地点等,一般我们这边都不讨论彩礼问题的,普通家庭结婚基本上都不会用几万元来作为彩礼的,因为我们这边没有彩礼这习俗),一般是男方买一些好点的烟酒孝敬女方父母即可。
重庆不收彩礼是为什么?
重庆不收彩礼?告诉你,别被骗了!重庆这边的彩礼只有高低之分,不是不收!真的!
可以这样说吧,高的和别的要求差不多,这个可以想象;低的,如果男方确实拿不出,而男女双方又情深、双方家长又开明,确实不收彩礼;但是,其基本的礼节还是要有的,这点,不必否认;当然了,这和动辄几十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至少三、五还是有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重庆不收彩礼!
以上,请注意分号的意义,这个分号只是说明了几种情况而已,不是重庆不收彩礼!
不是整个重庆都不收彩礼,只是某些区县,比如我老家石柱县,虽然穷的抠胩(2020gdp170亿,全重庆倒数第三),但是不收彩礼。
不光不收,女方还会倒贴,结婚那天,男方会带着彩礼过去,情况不一定,都是提前商量好的,比如男方送八万,女方条件差一点的,就会凑个十全十美(十万)或者月月红(十二万),女方条件好的,就会加倍返还,送十万,返还20万,情况因人而异,女方陪嫁百万的也有。
注意,除此之外,女方还会有其他嫁妆,家具家电,锅碗瓢盆,你能想到的一切日用品,都会备齐,我结婚的时候,丈母娘连装米的桶都买好的。
以后生孩子了,丈母娘也会给钱,我儿子满月,丈母娘给了三万,还给小孩买了很多东西,虽然我这边穷,宠女儿可以说走在全国前列。
因为川渝地区的女性,自古地位就比较高。
从称呼上:妈老汉,婆婆爷爷…都是女性在前,男性在后。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先进入母系氏族公社,后进入父系氏族公社。
而川渝地区,由于地理相对封闭,加之地形复杂,山路多,考验人的灵活性,男性在力量上的优势体现不出来,所以,转化的比较晚。甚至至今,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还维持着母系社会——据考证,《西游记》的女儿国,原型就在这里。
最早发明养蚕的螺祖,也是四川人。蜀绣巴缎,名扬四海,收入丰盈。而养蚕,明显女人更适合。所以,川渝的女人收入就不比男人少。
正是因为历史传承,加上经济基础,所以,在川渝地区,男性对女性,从未表现出其他地区那种碾压态势。
在其他地方,女性逐渐被物化,被视作工具。于是,双方结婚,更像是男方采购了一件商品,所以要出巨额的彩礼。也对女性提出一系列的要求,诸如“三从四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吃饭不能上桌、不宜抛头露面……核心无非是体现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和占有,却不问女性的需求。
而川渝地区,女性地位高,所以没有那么多讲究,男女关系更加平等。女性一样可以外出工作做事(看看最近火爆的李子柒),女性可以住娘家,甚至带孩子都是姥姥居多,家里是女人管账,家里做饭主要是男的,甚至打麻将,都是女的打男的在旁边伺候,“耙耳朵”也非常有名。
既然双方平等,男方自然不用花高价去“买”。这里的彩礼和陪嫁,更像是双方家庭各给一些资助,帮助小两口组建家庭。
我在重庆生活了好几十年,从身边的亲戚好友到自己和同龄同学们的婚嫁,再到我们下一代的婚姻看,均没有收取彩礼的事。概括一句就是:男女双方家庭有钱出,有力出力,共建一个新家。当然,不排少数边远农村有少数人家收取少量礼金的可能,但我们主城区不收彩礼是主流。至于以后,在彩礼之风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金钱的诱惑也越来越大,不排除慢慢向趋势靠拢的可能。
本人也是重庆区县的,因为是嫁女儿,不是卖女儿!所以不要彩礼,适当收彩礼是一个样子过程,女儿嫁过去时父母会给女儿做压箱底钱。另外还会拿出与男方彩礼相等或大于的金额要码买家私家电汽车类送给小俩口做发家之用!一句话,重庆这边嫁女如算经济帐都是亏本的!
关于本次重庆结婚彩礼问题一定要给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