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的追责时效规定是什么
何种情况下追究时效是5年?
一、诉讼时效为5年的情况
民法典中没有规定5年的诉讼时效,但在其他法规中规定了个人独资企业的债权人可以在5年内主张债权,行政机关行为的起诉也可以适用5年诉讼时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二十八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债权人在5年内不主张的,视为消灭。
2、《行诉解释》第四十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诉讼时效的特征
(一)诉讼时效完成仅消灭实体请求权
诉讼时效是以权利人不行使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事实状态为前提的,这与消灭时效以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的前提相一致。同时,诉讼时效完成后,权利人丧失的并不是向法院起诉的权利,权利人仍有权向法院起诉,只不过权利人丧失了通过诉讼获得救济的权利,法院不再保护其权利。因此,诉讼时效完成后权利人的实体请求权消灭,而不是程序上的请求权消灭。因实体上的请求权,是权利人取得胜诉的根据,所以又称为胜诉权。
(二)诉讼时效具有强行性
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定,当事人既不能协议排除对诉讼时效的适用,也不得以协议变更诉讼时效期间。
(三)诉讼时效具有普遍性
诉讼时效规范为普遍性规范,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诉讼时效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
在中国,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期限是多久?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事犯罪一般都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三年到七年是一个档次,七年到十年是一个档子,十年以上是一个档次,无期徒刑、死刑
如果所犯情节最高三年,五年内没被发现的话,5年后再发现就不会再追究刑事责任。
这里说的是没被发现,如果公安机关已经立案,只是没有发现犯罪线索,不属于不追诉的范围,不论多久,一旦被发现,依然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案件中的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我们谈论一下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此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司法机关就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简而言之,超过了追诉时效,意味着刑罚的消灭。
一、追诉时效有什么作用
我国刑法规定了追诉时效制度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放纵犯罪,而是为了实现刑法的目的即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追诉时效制度体现了“历史从宽、现行从严”的政策,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惩治现行犯罪的活动,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团结的因素来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二、追诉时效的期限
中国刑法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髙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髙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超过上述期限,追诉时效即告终止,不再追诉。
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规定这样的追诉时效期限有两方面依据:一方面,追诉时效的期限长短,与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刑罚的轻重相适应。也就是说,社会危害程度低、刑罚轻的,追诉时效期限短;社会危害程度高、刑罚重的,追诉时效期限长。另一方面,刑法充分估计到行为人犯罪后逃避的时间,使得犯罪人利用追诉时效制度逃避法律制裁的可能性相当小。
三、追诉时效的延长
追诉时效延长是指在追诉时效的进行期间,因为发生了法律规定的事由,使诉讼时效暂时停止执行。
1在公安机关、国安机关、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后或人民法院受理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不论经过多长时间,任何时候都可以追诉。
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检察院、法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四、追诉时效的中断
追诉时效的中断指的是在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律规定事由,使以前所经过的时效期限归于无效,时效重新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行为人实施了某种犯罪之后又重新犯罪,说明其没有悔改,前罪反映的人身危险性并没有消失,所以需要从后犯罪之日起重新计算。
(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律法学道”)
关于刑事责任的追责时效规定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