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期限规定是什么

法律动态 2025-09-02 1
你还在问民事诉讼期限规定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分享民事诉讼期限规定是什么的知识,有什么疑虑可以咨询在线客服。
  1. 请问民事赔偿起诉有时间规定吗?
  2. 民事诉讼立案时间是多久?
  3. 民事诉讼时间太长了怎么办?
  4. 民事诉讼撤诉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请问民事赔偿起诉有时间规定吗?

《民法通则》

1、普通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短期诉讼时效:《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3、最长诉讼时效:《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民事诉讼法》

135条规定:“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在立案之日起的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经上级法院批准。”  

146条规定:“简易程序审结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15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147条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民事诉讼立案时间是多久?

民事诉讼立案时间因地区和具体案件而异,一般来说,当事人可以在发生民事纠纷后立即向法院提起诉讼,递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

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会对案件进行立案登记,一般情况下,立案时间为数日至数周不等。然后法院会依法受理案件,并通知当事人进行庭前调解或庭前询问,最终确定庭审日期。因此,民事诉讼的立案时间可能会在数日至数月之间。想要了解具体案件的立案时间,建议当事人咨询当地法院或律师机构。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因此,民事诉讼立案时间一般为七日内。但具体的立案时间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案件的复杂性、法院的工作效率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

民事诉讼时间太长了怎么办?

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案件超过时间限制的,可以向原审法院、上级法院、检察院投诉。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受理的民事、行政案件,主要有以下来源:

(一)当事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申诉的;

(二)国家权力机关或者其他机关转办的;

(三)上级人民检察院交办的;

(四)人民检察院自行发现的。

民事诉讼撤诉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撤诉申请书是指民事案件中原告在依法提起诉讼后,人民法院判决之前,向人民法院撤回诉讼的书面申请。

撤诉是当事人对其诉讼权利的一种处分方式,撤诉分为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申请撤诉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申请撤诉的时间应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宣判之前;

(2)撤诉申请必须由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以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提出;

(3)申请撤诉不违反法律规定,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4)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在一审程序中申请撤诉的法律后果:

(1)申请撤诉的行为是原告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为,撤诉后原被告双方的权利义务恢复到起诉前的状态;

(2)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诉后,诉讼程序终结;

(3)一审中申请撤诉在程序上视为未起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四条:“原告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只要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原告仍有权再次起诉,不违反民事诉讼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4)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申请撤诉可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5)诉讼费由原告自己负担,一般法院会减半收取。

在二审程序中申请撤诉的法律后果:

在二审程序中申请撤诉,即上诉人撤回上诉,产生的法律后果是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立即生效,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一审判决和裁定。在二审程序中申请撤诉也产生审理程序终结、诉讼费由上诉人承担等法律后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三十八条 :“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经其他当事人同意,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准许撤诉的,应当一并裁定撤销一审裁判。原审原告在第二审程序中撤回起诉后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的,还会导致一审裁判被撤销,原审原告不得重复起诉。

提《撤诉申请书》范本一份,供参考。

关于本次民事诉讼期限规定是什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