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适用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2025年取保候审的和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缓刑是有条件的对原判刑期不执行,因此,缓刑应符合下列条件:
1、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2、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
缓刑适用的上述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
取保候审只是短暂的获得自由。如果在这期间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或者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是会取消的。它的条件是: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依法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宜逮捕的;
4、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
5、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不能结案,采取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害性的;
6、对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它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7、提请批准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8、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缓刑期间是否能出国?不适用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1、缓刑期间不能出国。
缓刑期间,一般规定必须在监管机构(住所地或户籍地司法局)指定的活动范围内活动,离开这个区域必须书面请假的到监管机构的书面同意才可以。出国是严格禁止的。
2、不适用缓刑的情形有以下一些:
a、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b、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补充:法律关于累犯的定义: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c、户籍地或常住地监管机构不同意缓刑的。
d、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不具有悔罪表现的;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等等。
不能缓刑是什么意思?
不能缓刑是对于被判处拘役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不符合法定的条件,而不能宣告缓刑。
依照刑法的规定,犯罪情节较轻丶有悔罪表现丶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丶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对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丶怀孕的妇女和己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OK,关于我国适用缓刑的条件有哪些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我国适用缓刑的条件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