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搬迁外地员工得不到赔偿怎么办理(工厂搬迁外地员工得不到赔偿怎么办理手续)
上海市工厂搬迁,但是不给予员工赔偿,保险也没有按照劳动法缴纳,是否合理?
1.首先在上海大部分企业是强制要求缴纳五险一金的,即使是工厂也会交的。这一点就是工厂的错。
2.更不用说,当时是签劳动合同的。根据《劳动合同法》,工作地点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之一,工作地点变动,员工有提前知情权。
假设单位事先告知工作地点将发生重大变化,显然会影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的决定。所以劳动合同签订时没有明确说明将来工作地点会发生大变化的话,单位搬迁就应该遵循《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执行。
3.对于你公司来说,应该征求每位员工的意见,同意到新的地点工作的,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不同意去的,则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经济补偿金。
4.如果你们公司拒不赔偿金,你们可以联合起来去法院上告,或者到劳动仲裁部门去申请仲裁。
一、上海市工厂搬迁,但是不给予员工赔偿
因为工厂搬迁,工厂提前和你解除劳动关系,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根据《劳动合同法》工厂应该向你支付经济补偿金。
补偿金是按照你的工作年限计算的,每满一年支付意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如果工厂与你签订的是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劳动合同到期后,工厂不再续签,这个你也可以提出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固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因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所以,基本上工厂搬迁,提前和你解除劳动关系或者不再续签劳动合同,都需要给你经济补偿,除非是你自愿离职或者自愿不续签劳动合同。
二、保险没按照劳动法缴纳
不管什么原因,这个肯定是违反劳动法的。
你可以打12333人工投诉或者到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投诉,在上海这边还是非常管用的。
我们厂是从上海松江搬到上海金山区,工厂告知我们是没有任何赔偿,我们的工资是上海最低底薪,工厂和我们说只要我们有全勤奖,就不算最低底薪,如果是补交保险,要让我们自己承担一部分
谢邀,如果一个职工在一个单位干的好好的,因为公司原因造成这位职工失业下岗,公司必须按照劳动法赔偿所有下岗职工的损失,比如说20个月的下岗前最后一月的工资,对下岗职工的社保医保进行清算,欠缴没缴的一律交清,另外督促下岗职工写好申请,启动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干干净净光明利落的处理好职工的生活问题′,如果企业拆迁只顾自己的利益拍拍屁股一走了之,职工可以联名去法院告他们,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损失追回来。
厂房搬迁异地员工不跟随,有赔偿吗?不赔偿会有什么后果?
主要看搬迁后交通条件是否产生重大变化,变化大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关系要求单位支付补偿,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交通情况变化不大的劳动者就必须服从,自己辞职无补偿。补偿必须以辞职为条件,不辞职的无权要求补偿
视频加载中...看看劳动法的规定吧。
为什么厂房要搬迁呢?是当地政府要求的,还是企业自身要这么做。
如果是前者,政府是会给予一定的补偿的。对员工的安置也会有政策的。
如果是企业自己的行为,那么搬迁厂址这个重大的事情是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职工代表大会在讨论时,也要对如何安置员工做出决定。这样就按决定办。
如果是私企,那么不愿意跟随去的员工,可以给他们讲清楚,不去就视为劳动合同的自动解除。没有赔偿的。
你好!企业异地搬迁的,劳动者不愿意改变工作地点的,是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的。下面,我将有关法律规定梳理如下:
一、关于异地搬迁行为的劳动法性质问题。
- 在劳动法上,企业异地搬迁属于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说明》第26条,客观情况指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并列举企业搬迁、兼并、资产转移等情形。
二、关于劳动者能否获得经济补偿金问题。
-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六条规定,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经协商就变更劳动合同不能达成一致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 当然,劳动者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因为用人单位搬迁给劳动者造成无法履行劳动合同的,责任在于用人单位。
三、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劳动者如何维权?
- 劳动者要据理,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要求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调解处理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劳动监察大队可责令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责令按照百分之五十到一倍加倍支付赔偿金。
- 认真分析你的合法权益,劳动者离开单位时的权利不是有经济补偿金,还可能有未休年休假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补缴住房公积金、社保费、失业保险损失等。
- 提起劳动争议仲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限于篇幅和信息,作如上简要分析。若需要进一步帮助,请给我们留言或者私信我。
你好,工厂因客观或其他情况需要搬迁异地,而原单位又没有工作岗位,这种情况是需要根据工龄N+1给员工相应的赔偿。
厂房如因客观情况变更需要搬迁,搬迁企业一般用以下方法与工会提前协商,无工会的与员工代表或集体会议沟通。一般以下几种方法沟通:
第一,协商。双方当事人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之上,就补偿事项协商一致,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第二,协商不成,依程序直接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还有一条需要注意
用人单位搬迁,不一定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关键在于劳动合同是否能够继续履行。
1、如果员工愿意到异地工作,双方可以协商,要求单位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提供班车、宿舍等。
2、员工如果不愿去,属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原来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双方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单位是要给补偿金的。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还要按照上一月的工资标准,给一个月的代通知金。
补偿金的标准按照《劳动法》规定是按照员工离职前12个月的税前工资去算。如果这其中有年终奖,要把年终奖除以12,再看涉及到年终奖的有几个月,把这部分钱算进去。算出平均数后,按照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满一年给一个月的补偿金,满半年不满一年的,也是一个月的工资,不满半年的是半个月的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近几年北京因环保压力,很多污染企业被迫搬迁出北京,而随之就出现了一些劳动纠纷案例。
案例:企业搬迁外地10名员工维权获赔
北京某公司停产搬迁外地,10名员工欲与该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赔偿未缴纳社会保险等赔偿金。经仲裁裁决后该公司不服诉至法院。近日,通州法院调解审结此案,判决该公司支付10名员工未休年休假工资、养老保险赔偿金、失业保险赔偿金、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等共计30余万元。
王某等10人分别于2006年5月1日至2011年3月20日期间入职某木业公司,月工资分别为2500元至5000元不等,后原告因政策停产并搬迁至河北,王某等10人以某木业公司拖欠其工资并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为由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
后王某等10人到通州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委裁决确认王某等十人与某木业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某木业公司支付王某等10人未休年休假工资、养老保险赔偿金、失业保险赔偿金、工资及经济补偿金77598元不等。
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助你,详细了解劳动法请
点赞+关注,更多最新劳动法和劳动纠纷案例供分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