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工伤赔偿的认定依据是什么(辞职工伤赔偿的认定依据是什么意思)

法律答疑 2025-07-17 4
辞职工伤赔偿的认定依据是什么意思说明:
  1. 离职后,还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离职后,还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虽然提出了辞职申请,但是并未到最后工作日,劳动合同依然没有解除,劳动关系存在。可以依法申请工伤认定。

若工伤予以认定,劳动者伤情恢复停工留薪期结束后,需要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若为五至十级,除非单位不接受你的辞职申请,否则你的申请辞职的法律意思表述不能撤销,劳动合同将在你申请辞职之日起去掉停工留薪期后,满三十日解除。

单位应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社保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

若定级在一至四级,劳动关系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强制保留,退出工作岗位,由社保基金每月支付伤残津贴。

达到退休年龄后停发,开始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若养老保险待遇比工伤伤残津贴低,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

若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为达不到伤残等级,则劳动合同在你提出辞职申请的时间起,去掉停工留薪期,达到30天时劳动合同解除,无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待遇,工伤认定后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劳动合同解除单位办理工伤减员后,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实时保险待遇。总得来说《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解除有强制性规定,并且优先于《劳动合同法》。

除非劳动者满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情形时,否则对于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解除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另外《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也就是说只要被认定了工伤,无论工伤职工有没有伤残等级的级别,他的劳动合同解除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第四十条(无过错解除)和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条款)。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