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坏他人财物与损毁财物有何区别[损坏他人财物与损毁财物有何区别呢]
对方损坏财物我动手合法吗?
本回答将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进行:
理论上的免责事由:动手合法化
1、 正当防卫:如果说对方毁坏你财物的行为正在进行,那你可以动手制止对方,在可以的范围内构成正当防卫(只要不构成防卫过当)
因为正当防卫的定义是为了使本人、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的反击行为,构成正当防卫。这意味着对于别人打砸抢自己财物的行为,同样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但不能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这个“必要限度”,我认为是不能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的后果,毕竟是毁坏财物,不是针对题主人身的不法侵害,所以轻伤以上即为过度。
这也是实际当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在防卫那么紧急的状态之下,反击行为通常会把握不了尺度。
2、自助行为:同样,如果情况十分紧急,题主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劝说无效,只能通过反击来维护合法权益,可以适用自助行为来免责(这个概念在法律上没有规定,但部分实务判决已经承认),相较于正当防卫,本概念的成立条件要更严格一些,而且它也有必要限度的限制,在侵害方向你提出因反击行为造成他的损害时,可以适用本概念作为抗辩事由予以免责。
实际上的最好做法
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财物太过重要,牺牲自己的人身权益也未尝不可,那就去正当防卫(或者是实施自助行为)吧,尽量把握好尺度(其实还是好把握的);如果你觉着财物不太贵重,那就劝阻为主,实在不行,及时报警,或者事后向其提出诉讼要求侵权赔偿,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欢迎诸位留言、评论加关注
他人故意损坏我的财物?
1、要看损坏他人财物的金额和次数,如果金额达到五千元以上、三次以上或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则涉嫌刑事犯罪; 2、在未构成刑事犯罪的情况下,则属于治安案件,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3、法律依据: 1)《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三十三条 [故意毁坏财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3)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损毁和毁坏有什么区别?
损毁和毁坏都是指物品或场所被损害,但它们各自的含义略有不同。
损毁指物品、财产等部分受到损伤或损失,程度不深,通常可以修复,也可以修复后恢复原状。例如:一块玻璃窗被破坏,损毁了部分区域,但可以重新安装一块新的玻璃。
毁坏则指物品、财产等已经被摧毁、破坏或毁灭,无法恢复原状,损失严重。例如:一栋建筑被大火烧毁,已经彻底无法修复。
因此,损毁与毁坏的区别在于:损毁指损害程度较轻,可以修复;毁坏则指破坏程度严重,无法修复。
一是本质不同
毁坏:损坏,毁灭。
损毁: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物件残破使之失去部分。(残破;破损;使失去效能。)
二是性质不同
损毁,多数是主观对象在不经意的时候,因为过失而破坏的,影响比较小,非本意。
毁坏,多数是主观对象具有明显的破坏目的,有意或有目的地对某种设置、物品的破坏,造成的影响比较大。词性色彩上,毁坏更大于损坏。
损坏他人财物如何定损?
定损需要根据损坏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评估。首先需要对损坏的财物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损坏的程度和范围。
然后需要了解被损坏财物的市场价值和修复成本,以及可能的附加费用。
最后需要考虑到财物的使用年限和折旧率等因素。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确定损坏财物的合理赔偿金额。
最终的定损报告将这些细节和数据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给予损失方公正的赔偿。
交通事故与故意损毁财物的区别?
交通肇事指的是发生交通事故后产生的不良后果,如果后果严重的,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一般是在涉及到交通方面,因为自己驾驶的原因导致人员伤亡的。
故意毁财指的是故意以任何手段和形式对财务进行毁坏的行为,也就是说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故意毁财可以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损坏别人的东西需不需要赔?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06条、公民法人不履行合同或者其它义务应当承担责任公民法人因为过错导致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他人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应当承担责任没有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责任的承担责任131条、受害人对于损害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责任综上所述,公民并非主观故意的损坏他人财物应当承担赔偿的民事责任但是事情结果的发展往往是多因一果,如果案情的客观事实为受损害方的财产所有权人对于自身财产受到损害也有过错那么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此种情形之下非主观故意损坏他人财产的公民就应当减轻一定比例的赔偿责任这也是司法的原则
关于本次损坏他人财物与损毁财物有何区别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