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什么情况下赔偿2n
开除员工补偿超过2N?
第一,没有补偿金的情况(0)
一般来讲,职工主动离职且用人单位没有错误,或者职工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违章制度,或者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被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不需要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即使劳动者提出辞职,也应当遵守时间规定。试用期内劳动者应当提前三天,合同期内劳动者应当提前30天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如果因劳动者随意离职,让用人单位遭受了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这种情况就不仅仅是没有补偿的了,而且还要倒找钱。
所以,职工离职要合法,这是对大家的约束。
第二,经济补偿金(N)
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经营困难,需要裁员的;用人单位破产,等一系列劳动者无错用人单位不使用员工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应当按照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工作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支付,工作不满半年的按半个月支付。
月工资是按照企业生产经营正常时,职工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而且是包含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个人所得税、加班费、年终奖在内的所有工资,而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到手工资或者基本工资。
如果是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者未给职工缴纳社保等违法行为,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话,用人单位也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的规定是劳动合同法第36条。
第三,额外加付一个月工资(N+1)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如果想立即解除劳动合同,让劳动者不再上班了,那么应当支付劳动者额外一个月的工资。同时还要根据经济补偿规定,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这就是N+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劳动合同法要求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但是用人单位担心劳动者不认真工作、给单位造成损失或者窃取公司的商业机密等行为,这也算是花钱买平安吧,大家都高兴。
第四,双倍经济补偿——赔偿金(2N)
为什么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呢?这是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罚。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对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进行了梳理,总共有“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等14类情形。
劳动合同法规定,因为单位不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两倍的赔偿金,这就是2N。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了赔偿金2n,还能申请恢复劳动关系吗?有何依据?
您好!
这个问题,在《劳动合同法》第48条有具体规定,它的大意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关系时,劳动者是守约方,应惩罚违约方,也就是单位。劳动者可以做出以下两个选择之一:
一、同意解除,那么单位需要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也就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赔偿。
二、不同意解除,希望恢复劳动合同关系,继续履行。
劳动者只能二选一,要么同意解除,获得赔偿,要么就是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不能同时兼得,它们是互相矛盾的。
同时劳动者还需要注意:
一、如选择违法解除的赔偿金,应知道如何计算赔偿?
因为是按照经济补偿金来计算赔偿金的,所以应确定经济补偿金是多少,法律规定是按照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是应发工资,不是实发工资,就是税前工资,或是扣社保个税等费用前的工资,单位案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总额计算。
经济补偿金按照实际工龄计算,半年以内或不到半年的,按照半个月工资计算;超过半年不到1年的或是1年的,按照一个月工资计算。如在单位工作了19.5年,就是19.5个月的工资。
二、如选择了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还应注意:
1、如劳动者选择恢复劳动关系的,司法实践,应看是否有恢复的可能,如该岗位已经撤销,或是这个部门不存在,或是这个岗位已经安排其他的人员,实际恢复已经不可能了,法官也会判不能恢复,员工另行主张要求单位赔钱。
2、如争议起诉到法院,审理案件有一个期限,法官最终判决也有一个时间,那么在提出诉讼时,可以提出恢复劳动关系期间的工资损失,按照原来你的实际工资计算,这也会是一笔不少的钱。
三、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关于本次解除劳动合同什么情况下赔偿2n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