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哪些情况下使用裁定
民事裁定书是什么呢?
裁定是指审判机关在诉讼过程中,就诉讼程序问题或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处理决定。分书面和口头裁定两种。
在中国,裁定由人民法院使用;裁定只适用于在诉讼过程中出现的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裁定,在法定上诉、抗诉期限内不发生法律效力。
中级、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的二审裁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裁定,是终审裁定。法院裁定书是审判机关为处理诉讼程序问题或部分实体问题而依法制作的诉讼文书。
在我国,依法准许上诉、抗诉的裁定,应当制作裁定书。二审的裁定一般也要制作裁定书。裁定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裁定的事项、理由及其他应予裁明的事宜。
例如中止诉讼、终结诉讼、驳回管辖权异议、对起诉的不予受理、驳回起诉、不予执行、撤销仲裁裁决、先予执行、财产保全或者行为保全、确认或不确认人民法院国家赔偿、补正裁判文书的笔误、准予或者不准予撤回起诉/上诉、发回重审、驳回案外人异议…… 但是,有部分实体法律关系的处理也用裁定书,例如刑事二审维持原判的,减刑、假释,死刑/死缓的复核。
是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或者生效民事判决执行过程中,就有关诉讼程序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一种处理。以法院民事裁定书方式作出。除了驳回起诉,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裁定,当事人不服可以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外。其它裁定当事人不服的,只能申请复议,不可以上诉。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一审判决、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上诉期分别为几天?
1、上诉期限;
1)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审结期限:
1)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2)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3、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和第一百七十六条
关于民事诉讼中哪些情况下使用裁定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