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只要不认罪就不会被处罚吗

法律答疑 2025-08-18 3
大家好,关于刑事案件只要不认罪就不会被处罚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刑事案件只要不认罪就不会被处罚吗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 当事人坚决不认罪怎么办?是否可以逃脱刑事处罚?
  2. 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会加重刑罚吗?

当事人坚决不认罪怎么办?是否可以逃脱刑事处罚?

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被告人即便有了有罪供述,其他主要证据无法证明其有罪,也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被告人即便没有有罪供述(包括坚决不认罪),其他主要证据可以充分证明其有罪的,也可以认定其有罪。

所以,被告人认不认罪,不是有罪无罪最关键的,主要看全案证据。

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会加重刑罚吗?

谢谢邀请!

这个要看怎么去理解,如果是按照法律的话,拒不认罪没有道理会从重处罚。

就比如你犯了事逃跑了十年,后面被抓了,也只是会按照你的犯罪情节来进行审判,而是否逃跑与是否从重处罚无关,因为抓捕嫌犯是公安机关的事情,你不能因为因为公安机关的能力问题而牵连嫌疑人。


当然,如果据实坦白会从轻处罚。其实我们一般绝大部分刑事判决都已经从轻处罚了,因为只要你认罪交代罪行,一般就符合规定的认罪态度良好,根据规定可以从轻处罚。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判决书上都会写“某某归案后能如实交代罪行,认罪态度良好,依法可以从轻处罚”。


综合,如果你拒不认罪,属于认罪态度差,也就不能从轻处罚,既然不能从轻处罚那你刑期增加,从某些角度来说,也属于加重处罚了。

所以,拒不认罪从某些方面也算加重了刑罚。当然,哪方面理解都是正确的。

当然,一般这个对刑期影响的也并不大,主要看你的罪行决定,毕竟罪刑法定嘛!

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不会加重刑罚。

刑法讲究罪行法定原则。法无明文不为罪,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律没有拒不认罪加重处罚的明文规定。

认识加重处罚,首先要认识我国刑法规定的弹性制度,一般都是规定一个量刑区间,比如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这是一类较典型罪刑的三个档次。被判哪个档次都是严格依犯罪情节按比例原则来判的。达到了哪个档次标准就判哪个档次的罪。

举个实例吧,故意伤害罪至人轻伤的判三年以下,至人重伤的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手段特别残忍至人严重残疾或死亡的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假如嫌疑人故意伤害,经伤情鉴定为重伤,那么他就要在三至十年间判,判四年叫从轻,判九年叫从重,判三年以下叫减轻,判十年以上叫加重。

判罚是有弹性的,但都必须依明文法规定来判,一般轻量罚情节有情节轻微,未成年,精神病,犯罪未遂,从犯,坦白,自首,立功等,基于法定情节予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犯罪情节严重,后果严重,或有法定从重加重处罚情节,则依法予以从重或加重。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拒不认罪的加重处罚,现实中也不会因为拒不认罪就加重处罚,要不然是违法的,涉嫌滥用职权,枉法裁判。

一般到案后认罪态度好,如实供述坦白的是有可能从轻的,如果有白首立功等其它轻量罚情节,优惠是很大的。

一句话认罪判的轻,不认罪判的重,但与加重处罚没关系,细品吧!

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不会“加重处罚”!

假如犯罪嫌疑人犯了某种罪,在法院的审理中,犯罪嫌疑人不老实供述所犯罪行,拒不认罪!他的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那么,即使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亦只能在这个幅度“顶格”处罚!而且还要根据他犯罪的情节轻重与社会影响而定!

“罪行法定”是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犯罪嫌疑人如犯的是“故意伤害罪”!不能因为他的态度恶劣!拒不认罪!法院就依“故意杀人罪”而定罪量刑!

犯罪嫌疑人如果能认罪伏法,也只能在量刑幅度以内从轻处罚!不能“降格”处罚!

所谓“幅度”乃是由法官“自由裁量权”来酌情使用!法官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以及犯罪情节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来酌情量刑!从而保证法律审判的公平正义!而不能因为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不好而故意“升格”判处!

当然,犯罪嫌疑人能认罪伏法!亦是可以在量刑幅度以内从轻判处的!

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会加重刑罚吗?



犯罪嫌疑人不等同于罪犯。

犯罪嫌疑人,即在未经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之前,在法律上的身份只是嫌疑人而已。人民法院作出有罪的生效判决后,才是真正的“罪犯”。

随着诉讼程序的进程,会出现各种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事实、证据、情节,检察院可能作出不起诉决定,法院可能判决无罪。


拒不认罪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实没有犯罪行为,无罪可认;一种是有犯罪行为,但负隅顽抗,没有悔罪之意,这两种情况要严格甄别,并区别对待。

第一种情况,如果犯罪嫌疑人并没有参与被指控的犯罪行为,导致无罪可认,办案机关均具有秉持客观公正、全面取证的义务,不能因嫌疑人不认罪就迁怒于犯罪嫌疑人,直接认定认罪态度不好、不老实等负面评价,而应综合其他证据,辨别犯罪嫌疑人的不认罪即无罪辩解是否具有合理理由,是否具有合理性,如果有理由、有合理性,就必须重新审视案件证据,纠正侦查方向,及时给当事人改变或解除强制措施,以免造成冤家错案的发生。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犯罪嫌疑人有犯罪行为,却负隅顽抗,这种情况表明犯罪嫌疑人没有认罪悔罪,主观恶性较深,其认罪态度不好确实是法院从重判处的一个理由,在量刑上会予以从重。而且,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没有被告人供述,只要其他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定罪判刑。也就是说,如果案件中各种证据一致指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构成犯罪,仅仅不认罪,不足以影响案件的走向,不认罪将带来更为不利的后果。

关于刑事案件只要不认罪就不会被处罚吗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