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有法律作用吗(劳动合同有法律作用吗)
用工协议和劳动合同有何区别,两者都具有法律效应吗?
企业为什么要和你签用工协议,我想肯定是为了规避劳动合同的某些重要条款。
如果符合劳动合同法,则并无大碍,如不符合劳动合同法,以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为准。
自我权益保护,要懂得如何正确使用法律武器,不要听信某些口头保证。
这两种协议区别还是很大,性质不同,适用的情形也不同,千万别搞混了。
劳动合同,也就是大多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全日制劳动合同文本,一式两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执一份。没有拿到书面劳动合同的朋友记得向公司主动要一份哦,毕竟里面很多内容是很重要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通过上述劳动合同内容可以看出,如果你是全职在公司工作,接受公司管理和安排,公司要为你缴纳社保的,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发生争议了,适用《劳动合同法》处理。
如果你是临时工,或者退休后返聘到企业当顾问,或者外包项目跟公司合作的,或者挂靠企业资质做项目的,一般会签订用工协议,这种协议内容相对简单,没有劳动合同规范和全面,企业也不需要缴纳社保费用,双方的法律关系处理起来比较简单,往往在合同中约定好工资待遇,工作内容和时间等内容即可。
这种用工协议如果一旦发生工伤意外的,不能走工伤赔偿,只能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程序,走民事诉讼程序主张权利,举证责任相对会重很多。大多数用工协议会在合同中约定社保企业不承担,如果企业没有购买商业保险的话,发生意外的维权成本会高很多。如果发生争议了,适用《合同法》处理。
因此朋友在签订协议得时候一定不要拿到就签,多仔细看看里面的条款和内容,尤其是免除企业责任的条款,不懂的地方及时问企业,或者先把合同拿走考虑片刻,向专业人士咨询,不要贸然签合同,法治社会了,大家的法律意识和证据保存意识要跟进。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谢谢邀请,1.用工协议跟劳动合同有本质的区别,用工协议属于劳务合同范畴,属于劳务关系归民法调整。2.劳动合同就是我们常见的劳动关系归属,属于劳动合同法及劳动法调整范畴。3.当发生争议时用工协议更多的是当地法院诉讼解决,劳动合同则可以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解决!4.一般钟点工,临时性工作会签订用工协议,也可以从是否全日制用工上去理解,总的来说,有些单位会利用劳务关系而去规避本属于劳动关系的法律风险,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电子版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第十一条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第三条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
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前段时间人社部发文认可电子劳动合同
电子劳动合同有效!
依据如下:
2020年3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人社厅函〔2020〕33号)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你局《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劳动合同管理电子化工作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采用电子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应当使用符合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和可靠的电子签名。用人单位应保证电子劳动合同的生成、传递、储存等满足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确保其完整、准确、不被篡改。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和上述要求的电子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电子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入职时候填写的职位确认书是否跟劳动合同一样具有法律效力?
面试通过后的入职确认书和劳动合同的:
1、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对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明确规定,主要目的就是督促双方遵守各自的权利义务,并保证发生纠纷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从而使双方的关系处于有法可依的状态。
2、对于那些内容单一的入职协议之类的简易合同,实质上缺少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必备条款,并不具备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合同概念,所以对于仅有简易合同而未全面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属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但是经过双方签字盖章的,就具备了法律效力,可以当做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使用。
3、入职前签定的协议不是成为劳动合同,属于职业意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