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没还拖太久,被告上法庭怎么判

法律答疑 2025-08-30 5
今天给各位分享信用卡没还拖太久,被告上法庭怎么判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信用卡没还拖太久,被告上法庭怎么判进行详细列举解释,一起来了解下吧!
  1. 广发银行信用卡不还款现被法院传票后果会怎样?
  2. 城固男子无固定收入来源,透支信用卡1.7万元,多次催缴不还,被银行告上法庭,获刑6个月被罚款2万元。你怎么看?

广发银行信用卡不还款现被法院传票后果会怎样?

如果你坚决不还款的话银行就会告你到底 最后你还是得还钱顺便搭上一笔诉讼费 数额巨大的话搞不好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传票都收到了 说明这笔款子你是赖不掉的 赶紧找银行协商吧 把欠款还上 银行应该是乐意这么做的 毕竟银行也是为了收回欠款 谁没事非得和你对薄公堂呀

城固男子无固定收入来源,透支信用卡1.7万元,多次催缴不还,被银行告上法庭,获刑6个月被罚款2万元。你怎么看?

每个人都应该为失信行为付出代价,这样才能形成规范公平的社会秩序。

事件回顾:

汉中城固男子杨某2016年在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情况下申请办理了一张2万元额度的信用卡并透支1.7万元。在银行多次催收后拒接电话,银行选择报警。最终法院以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认为杨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宣告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于信用卡诈骗犯罪金额做了说明,5000元至5万元之间,就属于数额较大,一旦超出5万元,就是数额巨大,超过20万元就是数额特别巨大。

本事件中杨某一方面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没有还款意愿,最为关键的是在银行催收时没有进行友好沟通,做出要还款的姿态,最终获刑。还好在家人的帮助下,一次性向银行偿还了全部透支本息21610.10元(本金17532.43元,利息2619.84元,逾期还款违约金1111.11元,手续费346.72元),最终量刑采取了从轻处理。

现在很多人宁愿去借利率高出很多的网贷也不愿意透支信用卡,就是考虑到征信和信用卡诈骗入刑的问题,颇有点欺软怕硬的意思。

信用卡为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为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埋下隐患。逾期后不仅有年息18%的利率,还会影响到征信。一旦金额较大,逾期时间又比较长,就有可能被银行起诉,走上法庭百分百败诉。

此案例也告诉我们,一旦产生信用卡逾期,就要做好下面几件事:

1、不要更改手机号,与银行保持联系,不拒接电话;

2、及时与银行沟通,说明最近财务紧张,希望减免部分利息并办理较长的分期,每个月努力或多或少还一部分款;

3、通过向亲朋好友借钱还款降低信用卡欠款;

4、努力工作,业余时间兼职挣钱,尽快还清所有债务;

借了钱是要还的,而不是借了钱不还,还要骂信用卡害人。


看到信用卡透支1万多也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在有人看来好像是虚构,吓唬人的,但回到2018年12月1日之前,法院的判决却完全正确,没有切身经历的人,围观吃瓜总不嫌事大。

2009版最高检、最高法<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两高解释)中,关于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标准为1万以上10万以下,且包含利息和其他费用,即可以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刑事立案。而该发卡行报警的时间为2017年10月11日,当时杨某累计透支本金17532.43元,恶意透支超过规定时间,经银行有效催收后仍然拒不归还的,符合刑事立案条件。而两高的新版(2018)司法解释对信用卡诈骗罪中透支数额较大作了修改,即修改为5万以上50万以下才定性为刑法196的数额较大,即透支本金超过5万才符合立案条件之一,且仅指本金部分,其他利息违约金年费等不计入其中,这个新规是从2018年12月1日开始施行。

杨某为什么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从金额来讲,仅仅超过立案标准以上一点点,如果处理得当,完全可以避免刑事追责。但恰恰他在银行催收过程中,缺乏应有态度,不是拒绝接电话就是玩失踪,企图躲避债务。这怎么行,要是都这样效仿,银行岂不是烂账一大堆。作为发卡行,不可能开这口子,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选择了直接报警以涉嫌信诈骗罪刑事立案,而不是民事诉讼或双方协商还款。这对一些人来说,确实是个教训,躲不是办法,还是需要坦诚面对。就本案而言,杨某即使当时确实一时无法全额还款,但不躲避逃避,也许会与刑事案件擦肩而过。

最后从判决结果来看,虽然作了从轻处理,但还是取决于态度。因为在2018年1月4日其家属替杨某归还了21610.10元,其中包括本金17532.43,利息2619.84,违约金1111.11,手续费346.72。而法院一审判决是2018年4月26日。刑法196 恶意透支1……10万的,属于数额较大,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2万。虽然判处了6个月有期徒刑,但是缓期一年执行,也即是缓刑不是实刑,也是从轻处罚的体现,罚金则是惩戒教育。有人以为,信用卡被追究刑事责任就可以不用还钱了,这是天真的体现,刑事处罚并不能抵消民事偿还责任,走出监狱你还得继续还款。如果坐牢了都还不学习法律知识,就不知道该怎么帮你了!

信用卡是银行基于对某人信用的判断而产生的借贷合同关系,入刑是存在问题的,特别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为了完任务,根本不考查,光推销,如果这些人都被判刑,并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构建。个人认为,信用额度内不应入刑,超出部分恶意透支严重的才宜处理,当然,信用丧失后,银行就中止信用卡的使用了,否则应该按民事诉讼解决。

我看回答大部分人都没有看链接新闻,新闻里说明逾期时间从16年开始的,判刑时间是在18年初!18年年底恶意逾期非法透支才改为5万,在之前恶意透支一万元就够量刑!再一个文中也说了银行催收,银行委托第三方催收公司催收都无果后银行才报案后来虽然还清欠款但依然被判刑并处罚金!

我想知道那些觉得“凭本事贷的款为什么要还”的人有什么看法?😏😏😏😏

真是“无知者无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恶意透支信用卡后果很严重,固城杨某的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016年汉中固城杨某办理了一张额度为2万元的车行无忧信用卡,但是杨某并无固定收入来源,看来银行风控审核也不够完善。结果信用卡透支后,杨某无力偿还,银行多次催缴,杨某拒接电话并失去联系。

最终银行把杨某告上法庭。2018年1月4日家属替杨某归还了21610.10元欠款,其中包括本金17532.43元,利息2619.84元,违约金1111.11元,手续费346.72元。同年4月,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信用卡虽然很方便,但是,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的基础是信用,如果违背信用原则,恶意透支,不但自己的征信系统会有污点,更是有可能受到法律制裁。就像杨某这种情况,不但本金、利息、罚息一点不少,还交了罚金2万元,加上诉讼费,还被判了刑,征信记录也有严重的污点,是赔了金钱,污了名声,受了刑罚,非常不值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显然,像杨某这样的人缺乏对信用消费的认识,缺乏基本的法制观念,也缺乏和家人的沟通和交流。在其他回答中看到,有人认为这个额度不应该判刑,还有人在炫自己如何违约也没有受到处罚,面对这种鲜活的教训,竟然还有这种“无知者无畏”心态,只能说信用教育太缺失了。

现在信用卡已经非常普及,“花呗”“白条”等信用消费更容易申请,这些都是基于征信系统发展起来的业务,一旦出现违约,对个人影响非常大,如果逾期不还,最终不但像杨某一样要偿还本金利息,还有违约金、罚金,而且会进入个人征信记录,以后贷款、求职等所有社会活动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我国征信体系建设方兴未艾,在有些方面还不够完善,很多人认识不到信用记录的重要性,认为法律不制裁就不要紧,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现在,新征信系统已经正式运行,信用记录采集信息更广泛,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今后,个人信用将是你最大的资源,也是你的社会名片,一定要细心呵护。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信用卡没还拖太久,被告上法庭怎么判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