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财产分配的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答疑 2025-09-16 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农村家庭财产分配的规定是怎样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农村老人离婚财产怎么分割?
  2. 如何分割家庭共有财产中的遗产?

农村老人离婚财产怎么分割?

1.

行政程序。即双方自愿离婚的程序。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须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在査明双方是否确实自愿、对子女和财产、离婚后生活问题是否有适当处理后,依法准予或不准予登记。准予登记时...

2.

诉讼程序。即一方要求离婚的程序。要求离婚的一方可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后,首先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的,按撤诉处理,调解后达成离婚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协议离婚;调解无效时,则由人民...

农村老人离婚财产怎样分割?

夫妻之间离婚,根据财产分割,依据宪法及婚姻子法属规定:

一,夫妻之间离婚,属家庭及夫妻共同财产,可采取双方协议分割。

二,夫妻双方因离婚,属家庭及夫妻共同财产不能达成协议分割的,可依法采取诉讼程序,双方据属财产诉明举证,经法院查证依法分割。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离婚财产的分割区别不大,也是先把夫妻共同财产和婚前个人财产分出来,然后再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三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规定是,需要夫妻双方先就共有财产分割,未成年子女抚养权归属达成一致意见,然后双方一起到一方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领取离婚证。老人应该不牵扯到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离婚协议,或一方不愿意离婚,可以由主张离婚一方到法院起诉离婚。

  只要有夫妻感情破裂证据,在法院调解无效前提,法院会判决准予离婚。

  《婚姻法》规定:

  第十七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工资、奖金;

  生产、经营的收益;

  知识产权的收益;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方的婚前财产;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十九条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第三十一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第三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如何分割家庭共有财产中的遗产?

  1. 要弄清被继承人生前是否立有遗嘱,有遗嘱按遗嘱继承分配财产。

  2. 遗嘱不符合法定形式无效,例如自书遗嘱没有书写时间、立遗嘱人未签字、不是本人连续亲自书写等;立遗嘱时精神不正常。

  3. 遗嘱内容有违法,该部分约定无效,例如处分别人的财产,未给抚养人保留份额等。

  4. 被继承人生前没立遗嘱,按法定继承分配遗产。

  5. 法定继承要确认法定继承人资格。

  6. 法定继承人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7. 第二顺序继承人只有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时才能继承遗产。

  8. 确认被继承人遗产范围。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遗留的属于其个人名下的财产,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抚恤金都不是遗产。

  9. 遗嘱继承按遗嘱约定内容继承财产。

  10. 法定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例如没有养老退休金的老人、残疾不能劳动的被继承人子女或配偶等,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例如有的老人一直在长子家生活,生活、就医都是长子负责照顾,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抚养能力和有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有的老人部分子女,平时对老人的生活、就医都不管,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11. 继承人杀害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恶劣的,不予分配遗产。
大家认为我回答的对,请给我点个赞。我是律师,有法律问题、社会问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多多邀请我回答法律问题,谢谢!

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那么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应该怎么继承,被继承人的那些亲属有权继承呢,下面我从法律角度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章第十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所以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被继承人死亡后他的遗产应该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就是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来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来继承,也就是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需要注意的是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

那么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应该怎样来分配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也做了明确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少分或者不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最后需要说的是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种分割要进行两次。首先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因共有财产中不仅仅是被继承人财产,有的还有夫妻、父母,甚至子女的财产。所以要析出遗产,让共有人各自获取共有财产中自己应有的分额,其中被继承人的析得的财产才是遗产。处理遗产,有遗嘱的按遗嘱处理,有多种遺嘱形式的如公证、自书、代书、口述等,以公证为先,有更改情况的以最后更改的曰期为有效的更改,其中公证遗嘱要更改的必须仍需公证更改。没有遗嘱按法定继承处置。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农村家庭财产分配的规定是怎样的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