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约的法律效力(国际公约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法律答疑 2025-07-06 1
国际公约的法律效力有哪些说明:
  1.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公约的制度法律是?
  2. 国际条约是不是属于我国法律体系?
  3. 法律等于全民商量后的最大共同点,也叫"公约",这个观点对吗?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公约的制度法律是?

是《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是关于著作权保护的国际条约,1886年9月9日制定于瑞士伯尔尼。截至2017年8月3日,随着库克群岛的即将要加入,成为该公约新缔约国,该公约缔约方总数达到174个国家,1992年10月15日中国成为该公约成员国。

其基本原则包括:

国民待遇原则

联盟任何一成员国公民的作者,或者在任何一成员国首次发表其作品的作者,其作品在其他成员国应受到保护,此种保护应与各国给予本国国民的作品的保护相同。

自动保护原则

指作者在成员国中享受和行使《伯尔尼公约》规定的权利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

独立保护原则

根据《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2款规定,各国依据本国法律对外国作品予以保护,不受作品来源国版权保护的影响。

最低保护限度原则

虽然公约中并没有设定“本公约的规定为最低保护”的规定。但是最低保护限度作为公约的基本原则在一些条款中体现出来。根据这一原则,伯尔尼公约要求各成员国对著作权的保护必须达到公约规定的最低标准,即公约特别规定的作者所享有的各项权利。

国际条约是不是属于我国法律体系?

国际条约不属于我国法律体系,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由:

宪法及其相关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军事法、环境法、社会法、程序法构成。

国际条约属于我国的法律渊源,但不属于我国的法律体系

法律等于全民商量后的最大共同点,也叫"公约",这个观点对吗?

仅谈我的粗浅认识,谢谢提问!

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统一。法律能被全民接受,但不是全民商量后的公约,公约主要是指在国内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带有公共性和督促性的文书。 法律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实施的手段。法治和法律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它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法律将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创制法律,国家承认和赋予某种习惯、判例、法理具有法律效力。通过国家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比较定型的、基本的行为规则,它规定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应该这样行为,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的对象是抽象的、一般的人,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反复适用。

法律对人具备有用性,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需要是多元、多层次的,法的价值也是多元、多层次的。并且以人的多元、多层次的需要为依据,法的价值体系包括了秩序、安全、效益、公平、自由、正义等目标。

人类文明史上,没见过有“全民商量后”达到“最大共同点”制定所谓法律或公约的历史事实。

时至今日,无论封建国家。无论资本主义国家。甚至社会主义国家。从来没有过先与“全民商量,,,达到最大共同点”制定法律或公约的历史。

法律的本质,从来只代表全民中的一部分人。

法律的实质是:统治者,或者统治阶级,或者统治集团利益的体现。从来不代表被统治者的利益。法律仅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被统治阶级制定之后的平等。绝对不是制定法律时会与被统治阶级讲平等!制定法律时,从来都不

平等!

自从有了国家这种表面超阶级组织之后,人类数仟年历史,只有不与“全民”共同商量,就制定的法律。

想制定“全民一致”的法律?那是沉睡未醒者的梦想!

回答《法律等于全民商量后的最大共同点,也叫"公约",这个观点对吗?》

我参与进来谈谈这个话题。这是个道德方面和法律方面的知识问题。首先我表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为什么?我谈二点意见。

首先,对题意的理解。题主提出法律等于全民商量后的最大共同点。又提出也叫"公约"。这是二个节点。下面我从两天层面谈谈这两个节点。

法律和公约不是一个范畴。法律是人大制定,颁发的。公约是国家精神文明办发动群众讨论制定的。主管部门不同。法律具有坚定的约束力,尤其刑法和治安管理条例。没有全民商量的余地。道德则不同,道德是思想意识范畴的,不具有强制力。这是我对本题二个节点关系的理解。法律和公约,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范畴。

综上分析,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法律,就是法律。法律规定,没有商量余地,必须执行。公约是思想精神范畴的,可商量,不具有强制力。

以上是我的理解和回答。

首先,法律和公约不是相等的。法律是由国家颁布的强制性的,是在保护公民利益基础上不伤害别人利益,是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一定是多数人商量的结果就是公平的,多数人也不能伤害少数人的利益,比如盲人很少,城市正规街道都必须设置盲道,不能以盲人不足千分之一而省略掉。再还个玩笑,找999个人加马云,大家商量一下,蒙面投票说可以大家平分马云财产吗?999个人都同意,这些大多数人就合法吗?公约是大家约定成俗的。对莫些事的处理方式方法,可以在法律没有涉及的领域或者在法律条纹左右不太出格。大家能遵守。但与法律相反的,起诉到法院还是以法律为准。

不同意。法律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少数人制定的,不到总人口的1%,很少。就算法律规定有不妥,也很难被改变。例如,婚姻法,继承法,公司法,交通法,证券法,。。。都没有经过全民的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