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伤残抚恤待遇)

法律答疑 2025-07-07 2
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介绍:
  1. 什么是伤残抚恤人员?
  2. 2025伤残抚恤金标准?

什么是伤残抚恤人员?

伤残抚恤是国家和社会保障革命伤残人员(包括伤残革命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基本生活的优抚制度。《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包括:总则,残疾等级评定,伤残证件和档案管理,伤残抚恤关系转移,抚恤金发放及附则。法律依据:《伤残抚恤管理办法》 第二十二条 伤残人员从被批准残疾等级评定后的第二个月起,由发给其伤残证件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规定予以抚恤。

伤残人员抚恤关系转移的,其当年的抚恤金由部队或者迁出地的民政部门负责发给,从第二年起由迁入地民政部门按当地标准发给。

根据《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第2条的规定,伤残抚恤对象包括下列中国公民:

(1)在服役期间因战因公致残退出现役的军人,在服役期间因病评定了残疾等级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

(2)因战因公负伤时为行政编制的人民警察。

(3)因战因公负伤时为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因参战、参加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勤务致残的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员。

(5)为维护社会治安同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斗争致残的人员。

(6)为抢救和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致残的人员。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民政部门负责伤残抚恤的其他人员。

2025伤残抚恤金标准?

1.2025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表

(1.1)一级残疾抚恤金标准

因战106670元/年,因公103300元/年,因病99910元/年。

(1.2)二级残疾抚恤金标准

因战96530元/年,因公91450元/年,因病88030元/年。

(1.3)三级残疾抚恤金标准

因战84700元/年,因公79600元/年,因病74550元/年。

(1.4)四级残疾抚恤金标准

因战69420元/年,因公62670元/年,因病57590元/年。

(1.5)五级残疾抚恤金标准

因战54220元/年,因公47410元/年,因病44030元/年。

(1.6)六级残疾抚恤金标准

因战42360元/年,因公40080元/年,因病33860元/年。

(1.7)七级残疾抚恤金标准

因战32200元/年,因公28820元/年。

(1.8)八级残疾抚恤金标准

因战20330元/年,因公18610元/年。

(1.9)九级残疾抚恤金标准

因战16890元/年,因公13560元/年。

(1.10)十级残疾抚恤金标准

因战11860元/年,因公10140元/年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的规定执行。

(二)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36号)的规定,参加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因公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按当地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三)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属于病故的,一次性抚恤待遇仍按当地规定执行。

(四)除上述情形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从2004年10月1日起调整为: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烈士的抚恤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发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原渠道解决。

1、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本人20个月基本工资;

2、因病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本人10个月基本工资;

3、丧葬费标准:因病4000元;因工(公)5000元;

4、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非农户一人月补助210元;二人以上的每人月补助190元;农业户口一人月170;二人以上的每人月150元。

5、对上述对象中,确定因工死亡的遗属增发65元,抗日战争的增80元(不含配偶);红军的(不含配偶);增发100元遗属系孤独一人的可增发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