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有什么

法律答疑 2025-09-25 5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有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1. 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如何处理?
  2. 对于医疗事故,是否能追究刑事及行政责任?
  3. 医疗行政管理有哪些?

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如何处理?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对于医疗事故,是否能追究刑事及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5条规定:医疗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医疗事故又分为技术事故和责任事故,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对两种医疗事故做出了明确的如何界定。两种医疗事故处理有着截然不同的使用法律条例。医疗事故鉴定可以通过法医鉴定或者医学会的专业委员会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来处理。不能笼统说用法律或者行政处分来解决。责任事故一定要用法律来解决的,技术事故可以用行政责任来处理。

当然可以,根据医疗事故造成的后果、责任主体过错的严重程度,可以依法追究医疗责任人和医疗机构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刑法》第335条规定:“医疗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则为对有医疗事故的机构追究医疗机构和医师的行政责任提供了法律依据。

另外,为正确处理医疗事故,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制定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医疗事故分为了四级,并详细规定了处理流程及责任主体,以最大程度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我国也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医疗事故认定程序,医疗事故的认定是由第三方机构做出,这保证了事故认定的客观性、科学性。


对于医疗事故我国的法律法规有规定,既可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也可以追究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5条规定:医疗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医疗机构和医生追究行政责任的依据是《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根据这两个法律法规,对有医疗事故的机构可以追究医疗机构和医师的行政责任。


医疗行政管理有哪些?

医疗行政管理包括负责目标、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新闻发布、信息、宣传、安全、信访、维稳、保密、政务公开、后勤、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承担有关综合性文件、报告的起草等工作;负责党务、精神文明建设、群团等工作。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有什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