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培训还是先签劳动合同(先培训再签合同合理吗)

法律观点 2025-07-16 2
先培训再签合同合理吗介绍:
  1. 新员工入职培训期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认定劳动关系?
  2. 校招的毕业生培训时为什么签订的是劳务派遣合同?
  3. 员工培训需要签合同吗?
  4. 劳动合同没有入职培训合法吗?

新员工入职培训期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认定劳动关系?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第十条、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参加培训就说明已经存在劳动雇佣关系。

此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理论上你从开始参加入职培训之日起就已经与该企业发生关系了,虽然国家规定企业应该在一个月内与员工签定合同,而各企业入职培训也不太可能超过一个月。 如果在入职培训期间员工发生意外还是可以申请企业赔偿的。

另外,试用期也必须缴纳各种社会保险,但由于有时因人员户口、社保单位工作时间等原因,国家是允许补交的。

校招的毕业生培训时为什么签订的是劳务派遣合同?

校招的毕业生被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主要有以下原因:

校招的毕业生可能只是暂时性的人力需求,企业不想过多增加员工数量,选择通过外包公司等方式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和配置。

在规定时间内对校招毕业生进行培训,使其适应企业环境并具备相关职业能力,未来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毕业生刚进入职场,对企业的运作模式、文化等了解较少,通过劳务派遣合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雇用毕业生的风险。

此外,[3]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服务协议,并从劳务派遣单位处聘用劳动者。因此,企业为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在校招毕业生招聘中选择与劳务派遣公司合作,并以劳务派遣合同的方式使用其提供的人力资源。

员工培训需要签合同吗?

《劳动合同法》并没有规定公司培训员工后员工要和公司签几年的合同,具体的服务期限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协商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根据该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服务期限应该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而不是用人单位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当然具体时长建议以进修的具体费用为准,可能是根据培训费用的多少来确定的,培训费用高,约定的服务期就长点,培训费用少,服务期就短一点。

但是,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协议确定服务期年限时要遵守两点:第一,要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不得滥用权利;第二,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服务期较长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间的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没有入职培训合法吗?

未签劳动合同先签培训考核协议是不合法的,劳动合同是基本要求,其中包含薪酬等内容,薪酬都没有定如何谈绩效。未签定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赔偿金,没有超过一年,从第二个月起每月补偿双倍工资。

如果超出一年以上未签合同视为已经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属于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按违法解除合同,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也就是一年要支付二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