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出具告知书是不是就要起诉(检察院出具告知书是不是就要起诉了)
检察院签过认罪认罚书,还有可能请律师辩护为其做不起诉处理么?
谢邀!
签署过认罪认罚书的,有可能做不起诉处理。
根据两高关于认罪认罚的规定,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签署具结书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也就是说,被告人的认罪认罚情节,是其得到从轻处理的情形。
我国法律关于不起诉的规定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及证据不足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是指绝对不起诉,也就是根据法律规定,这个案件本身就不应该起诉。
证据不足不起诉,是指证据不足或者证据存疑而依法不能起诉。
酌定不起诉,是指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认罪认罚案件,是有证据证实而被告人亦认罪的案件,所以认罪认罚的案件,如果同时符合可以不起诉条件的,应该属于酌定不起诉的案件范围。
两高关于认罪认罚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愿如实供述涉嫌犯罪的事实,有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对涉嫌数罪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提起公诉。
具有法律规定不起诉情形的,依照法律规定办理。
也就是说,能否做到检察机关对案件不起诉,主要根据的还是案件本身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可以不起诉的条件,认罪认罚只起到辅助的作用。
在人民检察院签过认罪认罚悔过书,说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是犯罪行为显著轻微,违害不大,是否可以按不起诉对待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二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据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从《刑诉法》的规定看,认定不起诉的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已经构成了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是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依据《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应免除刑罚的,根据以上两点需不需要聘请律师你心里应该有点数了。
首先可以肯定,在检察院签了认罪认罚书,不影响你请律师的权利。
而签了认罪认罚书,就说明你的行为目前已经认定构成犯罪。至于是否请律师辩护,取决于四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犯罪的情节。如果情节较轻,又有认罪认罚态度,按两高的最新规定,可以减轻处罚或免于刑事处罚,这样就不必请律师。
第二个因素,是否存在尚未被认定的从轻或减轻的情节。①如果除了认罪认罚这个减轻处罚情节外,没有其他可以认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就不必请律师,因为请了也是白请,法院判决是看法定情节的,律师的辩护也是围绕认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展开。②如果自已的行为确实存在特殊情节,这些情节虽有证据但还未被认定,一旦在庭审中被法庭认定,是属于减轻或从轻的情节,对自己的量刑具有重大影响,就很有必要请律师为自已辩护,通过律师的专业辩护,使减轻或从轻情节得到法庭认定,争取到较轻的量刑。
第三个因素,是否有新的证据。如果没有,请律师就不是很必要。如果有新的证据,而且新证据对量刑有重大影响,就很有必要请律师力争。
第四个因素,是否要翻供。如果签了认罪认罚书后找到了重要证据,可以证明自已无罪,就必须请律师,为自已做无罪辩护,推翻前面的供词和认罪书。
请律师在庭审中为自已辩护,是每一个被告的法定权利,不会因为写了认罪认罚书而被驳夺,同时,请律师做辩护,只要不是做无罪辩护,就不是否定认罪认罚态度。
已经超过检察院的审查起诉告知书上面的日期了,还会被起诉吗?
审查起诉阶段
1、起诉阶段的期限是1个月。
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2、人民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但是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不受上诉期限的限制。因此你应当分情况判断。
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如果不去拿通知书会怎么样?
一旦检察院决定不起诉,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本人,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给本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检察院决定不起诉说明不会判刑了。如果不去拿通知书也无所谓,最好还是去拿,一是态度问题,二是这个也是保护你自己的,如果公安局再找你麻烦,你可以拿出来,让他们看检察院不起诉了。
收到银行的法律告知书是被起诉了吗?
收到银行的法律告知书不是被起诉了,仅仅是银行的律师函。如果当事人不予回复或者协商处理,可能银行才会起诉。 律师函,是指律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就有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进而提出要求以达到一定效果而制作、发送的专业法律文书。律师用律师函对某一事实进行法律评价和风险估计,其目的在于以法律尺度和律师的判断,对送达对象晓之以法律事实,动之以利弊得失,让送达对象得出自己的“法律评价”,即“传法达意”。它的本质是一种委托代理进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为,对于诉讼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常的民事诉讼步骤如下,但不一定每一个程序都如此: 发生纠纷-取证-通知对方或者发律师函-协商调解-调解失败申请仲裁-起诉-判决-上诉-二审-再审-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