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区别是什么(民事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区别是什么呢)
仲裁和民事诉讼的意义有哪些?
仲裁作为一种处理民事争议的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1、仲裁是一种快速解决争议的方式,一般来说费用也较低,而诉讼解决则比较慢,且费用往往偏高。
2、就交易中发生的争议寻求公正而权威的人士协调解决,比通过诉讼对当事人之间的感情产生的影响更小,有利于当事人今后的交易继续进行。
3、仲裁一般以不公开的方式进行,这样有利于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也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商业信誉,而通过诉讼则难以做到这一点。
4、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员,甚至可以选择仲裁程序等,而审判庭的组成人员(法官)的人数和人选,诉讼当事人无权过问。因此,从这方面讲当事人有更大的自主权,更加方便。
总之,在保证使争议公正、合理得到解决的前提下,仲裁具有省时、省费用,程序灵活的优点。
仲裁和民事诉讼只能选一个吗?
是的。当事人选择解决自己与他人之间争议纠纷的裁判机构时,只能在法院和仲裁机构之间选择其中之一。
如果是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只能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是商业纠纷案件,选择仲裁机构时,双方必须有仲裁协议或者达成申请仲裁条款。
仲裁和民事诉讼只能选一个。
1、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专设机构审理,并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仲裁机构仲裁的纠纷包括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有仲裁协议;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依照当事人自治原则,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按仲裁法的规定,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的,当事人应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得向法院起诉。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但当事人一方向法院起诉时没有声明,法院受理后,对方当事人又应诉答辩的,视为法院有管辖权。
当事人在仲裁条款或协议中选择的仲裁机构不存在,或者选择裁决事项超越仲裁机构权限的,法院有权依法受理当事人一方的起诉。
2、如果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没有仲裁协议;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民事诉讼和民事仲裁的区别和联系?
民事诉讼和民事仲裁的区别:
1. 管辖权的来源不同。民事诉讼由司法机关管辖,而民事仲裁则由仲裁委员会进行管辖。
2. 审理组织的性质不同。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的合议庭或独任法官审理,而民事仲裁则由仲裁庭审理。
3. 审理原则不同。民事诉讼坚持不告不理原则,而民事仲裁则不坚持此原则。
4. 程序启动的依据不同。民事诉讼必须由当事人申请开始,而民事仲裁则可以依当事人申请或依法律规定启动。
5. 结案的方式不同。民事诉讼以判决、裁定或调解等方式结案,而民事仲裁则以裁决的方式结案。
6. 执行的依据不同。民事诉讼的执行依据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而民事仲裁的执行依据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
民事诉讼和民事仲裁的联系:
1. 都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
2. 都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原则。
3. 都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执行的依据。
4. 在某些情况下,仲裁裁决结果可以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和民事仲裁都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途径,它们在管辖权、审理组织、审理原则、程序启动、结案方式、执行依据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也有联系,可以相互补充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