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开庭后最迟多久下判决书
发回重审多长时间结案?
答:发回重审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结案时间,如刑事案件发回重审,从新立案,立案之日起二个月结案。发回重审,要从头开始审理,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开庭审理,对二审发回重审的原因进行审理,查明案件事实,查明案件证据,合议庭研究,二个月内下达判决,审理结案。
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发回重审的案件审理期限也应该按照第一审的期限计算。一般在六个月内审结。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一般开庭后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判决书?
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民事案件下判决书的时间有两种:
1.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
2.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
庭审结束后,一般多长时间下来判决结果?
庭审后经过下列期限会出判决书:
1、适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的,自法院立案之日起的六个月会出判决书;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批准可延长六个月;
2、适用简易程序开庭审理的,自法院立案之日起的三个月会出判决书;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批准可延长一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庭审结束后,一般多长时间下来判决结果?
1. 不确定,因为每个案件的情况不同,判决结果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2. 庭审结束后,法官需要对案件进行审理和研究,同时还需要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材料,这些都需要时间。
另外,庭审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合议和裁决,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3. 在一般情况下,判决结果会在庭审结束后的数日至数周内公布。
但是,如果案件比较复杂或者涉及到重要的利益关系,判决结果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