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遗产分割法律规定是什么
- 夫妻一方去世后婚内财产老人孩子和活着的另一方如何分配?
- 遗产分割的原则和方法?
- 老年人再婚后又离婚的财产分割,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 遗产继承顺序及比例:老人去世没留遗嘱的遗产怎么分配?
- 老人去世后,子女如何分割房屋遗产?
夫妻一方去世后婚内财产老人孩子和活着的另一方如何分配?
您好!
一般来讲,婚内财产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其中夫妻各半。
一方去世之后,夫妻共同财产中的一半将属于健在一方的自有财产,不分割;另外一半发生继承,在继承人之间分配。
具体到如何分配(继承),则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笼统来讲,有三种分配结论:
- 如果继承人之间达成一致,按照一致结果来分,想怎么分都可以。
- 如果去世人生前没有留下合法有效遗嘱,按照法定继承分割,原则上,法定继承人均分。
- 如果去世人生前留下合法有效遗嘱,则按照遗嘱分割。
关于第一种结论不做过多解释——依赖于“人”——需要有继承权的人之间达成一致。例如,子女们都愿意书面放弃、把财产给到健在一方,则按照大家的意见来:财产全归健在一方继承。
重点说一下后两种结论。
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情况下,原则上遗产由法定继承人均分。
题主提到“老人孩子、活着的一方”等信息,意味着去世人必定存在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去世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因此基本不会涉及到诸如兄弟姐妹等第二顺序继承人的问题。
原则上,第一顺序继承人均分遗产。
但是,能否均分,还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 一个影响因素是,继承人是否触发了丧失继承权行为。丧失了,则不能继承。可参见《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 另一个因素是,是否对去世人尽到主要扶养义务。尽到主要扶养义务的,可以适当多分;没有尽到的,不分或者少分。尺度,由继承人主张。
遗嘱继承
如果去世人生前留下过合法有效遗嘱,则按照遗嘱进行分配。因为遗嘱继承的优先级高于法定继承。
但是,这里有两个点需要提醒一下:
- 要为“双无人员”留有必要份额。若存在无劳动能力和生活困难的继承人,则无论遗嘱中是否为其分配遗产,都要先分出一部分份额分给他们,剩下的再按照遗嘱执行。“必要份额”,多数参考当地经济水平,自行主张、或法院判定。
- 如果遗嘱指定的“继承人”(严格意义上,应当称作“受遗赠人”)为非法定继承人,则有时间限制。受遗赠人必须要在得知遗赠之日起六十天内做出接受表示。过期没做的,视为放弃,遗嘱不生效,按照法定继承执行。
99%以上的家庭都会面临继承问题!请关注“一纸家书”头条号,持续为您讲述身边的遗嘱、继承故事,为您系统讲解遗嘱、继承专业知识。
遗产分割的原则和方法?
遗产的分配原则,首先看看遗产所有人生前是否立有遗嘱,如果有,则按遗嘱执行。如果没有遗嘱,则按民法典进行分割。
首先确定继承人,顺序为:第一继承人:配偶.父母.子女。
第二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根据遗产份额,优先第一继承人,第一继承人之间均等分割!
老年人再婚后又离婚的财产分割,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说实话没有这方面的了解,首先老人选择再婚如果子女都同意,就不会去在意财产的分割,如果子女不同意,是不是应该提出提前把财产公正一下呢!我个人认为,老年人再婚,有自己的想法。财产没有立遗嘱的情况下按法律程序进行财产分割。因为老人有权利把自己名下的财产赠予任何人。
这一块儿很是麻烦,打破了传统的家簇管理制度。老年人再婚,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矛盾,如果都有工资AA制也行。各自的婚前财产各规自己的子女继承。可是社会有他的复杂性。老年人丧偶,本应有配偶的一半财产。而这财产子女,配偶,父母都有继承权。这就造成了分不完的财产,打不完的官司。说不清的家务事。一家人闹的和仇人一样。没有了往日的亲情。中华五千年传统的男婚女嫁。你嫁过来,就是我家的人。由我家来负责你的终老。但财产只属于直系子女。不会因为老人和保姆领结婚证,导致房屋,财产流给外姓。现在不同了,什么千奇百怪的事情都成了正常。传统的思想以经行不通了。复杂的社会关系用法律也显得不再公正。越理越乱,不讲道德规范。只看谁更会投机。
遗产继承顺序及比例:老人去世没留遗嘱的遗产怎么分配?
没有遗嘱前提,由老人合法第一序列继承人,死者配偶,子女,父母,三方平分继承属于死者个人合法拥有的财产。
《继承法》:
第九条 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您好!
这种情况下,基本可以认为:按照法定继承,来对遗产进行分配。
按照题主的描述:没留遗嘱,那么推断应该也没有留下过其他关于遗产如何分割的书面说明(例如遗赠扶养协议)。因此,只能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继承份额来进行分配。
关于遗产继承顺序和比例的规定
如果单纯从法条上来看,确定继承人、继承权分配比较简单——
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去世人的父母、子女、配偶;
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去世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仅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才有继承权。
原则上,法定继承情况下,遗产份额由法定继承人均分。
但是,因为每个家庭情况不同、继承人是否有去世的、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去世时间的先后关系等等,就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结果。
既然题主提到“老人”,意味着老人的父母可能已经不在世了。
这里我们先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老人去世的时候,老人的父母均已过世。
老人有三个孩子,均已成家、为人父母。其中,老大已经过世,留下一个孙子。
两位老人均过世之后,他们的遗产份额由三个孩子继承,均分。但是,因为老大已经先于老人过世,那么,老大应继承的份额,将由老大的儿子(即老人的孙子)代位继承。但是,孙子只能继承老大应当继承的份额。
最终,继承人就包括了老人的孙子、两个孩子,平均继承。
这个例子比较简单,目的只是围绕题主问题,给出结论:
法定继承情况下,以老人为中心,按照法定继承人顺序和范围,确定法定继承人。
如果有子女、且子女早于老人过世,那么子女的子女也同样纳入法定继承人范围。
以上例子,举的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例如,老人一辈子没结婚、没生子、去世时其父母均已过世),那么就看看有没有兄弟姐妹。分割方式与上例的原则是一样的,不再赘述。
如果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则按照法定继承进行继承
《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继承法》第12条还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同一顺位继承人平分。
老人去世后,子女如何分割房屋遗产?
您好,如果老人留有遗嘱的话,一般来说该房产应有遗嘱上所写明的人进行继承。如果没有遗嘱的话,则应按照《继承法》的规定进行继承。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老人遗产分割法律规定是什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