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不起诉司法解释的内容有哪些
谅解书不起诉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取得谅解,可以从轻处理,并非不起诉,谅解书对量刑起到很大作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第九条,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但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因此,在一些刑事案件中,如果取得了对方的谅解,那么在最终的判刑上就会得到从轻处罚。
检察院不起诉的条件是什么?
a、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 b、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不起诉的三种情形的区别和联系?
三种情形分别是: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共同点是结果都是不起诉,区别如下:
1.法定不起诉。是指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6种情形中除“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情形外的其他5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2.酌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案件,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3. 证据不足不起诉:《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这种不起诉的适用前提是案件必须经过补充侦查。
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可否提出申诉?
可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异议
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
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第一百七十七条 被不起诉人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
对于人民检察院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复查决定,通知被不起诉的人,同时抄送公安机关。
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有什么差别?
附条件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是刑事诉讼中的两个概念,它们的差别如下:
1. 附条件不起诉:是指在公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后,认为不必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作起诉的处理方式。这个条件可以是犯罪嫌疑人赔偿损失、道歉、接受教育等。
2. 相对不起诉:是指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对犯罪嫌疑人表示谅解或者请求不起诉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公诉机关可以根据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意见,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起诉。
简单来说,附条件不起诉是由公诉机关提出的处理方式,而相对不起诉是由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出的处理方式。
附条件不起诉期间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可以退回吗?
附条件不起诉,又叫酌定(相对)不起诉,该不起诉决定作出后,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是应当退回的。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案件侦查终结后移送到检察院,检察院经过对案件审查,会作出起诉或不起诉的决定。但应当说明的是,此时的取保候审决定机关是检察院,而派出所只是执行机关。
☞01☜
酌定不起诉,是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该规定内容是: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此决定作出后,该刑事案件程序终结。
☞02☜
那么,不需要判处刑罚,具体都包括哪些情形呢?
这是刑法第37条规定的情形,对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除刑罚。如自首、立功、未成年人犯罪、中止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规定中关于免除处罚的规定。
那么,“犯罪情节轻微”是什么意思呢?
“犯罪情节轻微”中关于犯罪的认定,这只是检察院对案件在审查起诉中的认识,而不是确定犯罪嫌疑人有罪,一旦依照此规定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被不起诉人在法律意义上来讲,是作为无罪处理的。
☞03☜
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而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随传随到,一种有限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保,另一种是财保(此种保证在实践中用的最多)。如果刑事案件终结,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也应当作出解除决定,退回被取保人缴纳的保证金。
结语:不起诉是检察院对刑事案件作出的最终的处理决定(类似法院的“无罪判决”),而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不起诉决定作出后,检察院应当作出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退回保证金。
附条件不起诉司法解释的内容有哪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附条件不起诉司法解释的内容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