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界限是什么

法律观点 2025-08-03 5
其实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界限是什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界限是什么,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界限是什么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1. 故意杀人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哪一个更严重?为何?
  2. 故意杀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谁来评判?

故意杀人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哪一个更严重?为何?

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过失犯罪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一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故意杀人罪刑事责任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过失致人死亡罪刑责任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者的比较

从法律规定上看故意杀人未遂的刑罚比过失致人死亡的刑罚要严厉。为什么没有死人的比死人的刑罚还要重呢?从社会危害性上来说故意犯罪比过失犯罪的危害性大,故意杀人虽然没能得逞但不是犯罪分子所能左右的,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引起的,犯罪分子还是希望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从内心里面要把受害人置于死地,他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严重威胁他人生命,所以刑罚要严厉。过失犯罪虽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但这结果不是犯罪分子所希望追求的,从内心里不想被害人死亡的,所以对他的惩罚就相对较轻。

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案件是复杂的的,也是千变万化的,并不是所有的故意杀人未遂都一定比过失致人死亡的刑罚严厉。但是没有绝对性,案件的具体情形影响定罪量刑。

故意杀人未遂,在主观上罪责严重,但客观上要轻些,过失致人死亡主观上轻率,但客观上产生严重后果!追责应该是同等级!为什么?综合主客观效应是一致的。造成的伤害和影响是相同的,故意杀人虽然未遂,但后果影响力是严重的,过失致人死亡虽然主观上无意客观上造成的伤害无法弥补后果严重!

所以我认为应该担责相同!

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

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之前有很大区别。两者情节轻重不同,所得到的后果也有很大不同。那么故意杀人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之前的区别到底有哪些呢?下面为您解惑。

一、两者的定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此处还涉及到一个杀人未遂 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此处涉及到数罪并罚与择一重罪处罚,显然过失致人死亡和杀人未遂是两起没有关联的案件,所以选择择一重罪处罚。此案件杀人未遂罪比过失致人死亡罪要重,所以判决应该是参照杀人未遂罪来判刑。

二、属于故意杀人罪的情节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

(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

(6)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发现所生的是女儿而加以溺杀的,其主观动机极为卑劣,则不能以故意杀人罪的情节较轻情况论处。

三、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

这个问题有些意思。

故意杀人未遂,就是要杀人,但是没有杀死;

过失致人死亡,却是没有杀人的故意,却导致了他人死亡。

哪个更严重?

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故意杀人罪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历来都是和抢劫、强奸等罪名一样,是刑法打击的重点,从性质上讲,故意杀人罪要严重,其起刑点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杀人未遂的,减轻处罚,那么也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主观上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但却导致了他人死亡的后果,这个罪名不在刑法严重刑事犯罪之列,触犯这个罪名,最高刑期是七年的有期徒刑。

从刑期上看,故意杀人未遂重于过失致人死亡。

但对于被害人及其家人就不一样了,人在都好说,人没了,说什么也没用。

从这个角度说,故意杀人未遂要轻于过失致人死亡。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弄清楚什么是故意杀人罪、什么是未遂、什么是过时致人死亡罪?

一、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从古至今就有杀人偿命的说法。但现在社会讲的是文明,所以对故意杀人罪有好几层的惩罚措施,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可见,故意杀人罪并不是都是判处死刑,情节较轻的可以领到三年有期徒刑,也算是起步价啦!

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杀人的行为就构成犯罪,无论是犯罪处于预备、未遂,或者中止等任何阶段。

二、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犯罪结果未能得逞。比如,甲想杀死乙,但在追杀乙的过程中,被路人丙拦住,导致乙逃脱,未能达到犯罪目的,这就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就是说,如果是犯罪未遂,可以,注意不是应当和必须,是可以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是否参照既遂犯定罪量刑还得考虑犯罪情节、后果和认罪态度等方面的因素。

三、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首先过失致人死亡罪,犯罪人没有要致人死亡的动机或目的,由于客观方面的原因发生了受害人死亡的后果,这个后果并不是犯罪人的本意。

刑法规定,犯罪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总结

通过对上述定义的分析,可以得知。故意杀人罪整体上的严重性是要比过失致人死亡罪严重的,从量刑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故意杀人罪只有在情节较轻的情况下才会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的的量刑标准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虽然在某种具体的案例中会出现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比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量刑轻,但毕竟属于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故意杀人罪是比过失致人死亡罪严重的。毕竟,杀人无论从动机还是目的,或者是手段都透漏着令人胆寒的凉意,让人很难接受。法律在大多数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犯罪者的本意,然后再去考虑犯罪后果等方面的因素。

如果一个案例同时具有涉嫌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两种罪名争议的,那么辩护人肯定会往过时致人死亡罪上靠,而不希望定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后者主观恶意较小,相对量刑较轻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京悦所徐凯欣)

故意杀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谁来评判?

大家都有所耳闻,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致人死亡。这两者虽然最后都导致有人死亡,但是是分了故意和无意的,而法律也因为这两者的主观心态不同,而这两者的判刑也不一样。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观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当然是由法律的执行者和法律的解读操作者来评判和甄别、诠释和决断。

当然还要看届时的背景环境及当场的变化及条件,就是说事物要看俱体情况俱体分析,既要看此法的立意基础,更要看事物当场的逻辑变化,总之,这是一个说复杂很复杂,说变化简单也简单的过程,操纵权在法官和律师的权衡中。当然前提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关于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界限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