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期限审理多长时间,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被辞退后,多长时间内可申请劳动仲裁?
一年之内申请劳动仲裁有效。劳动者对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不服,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1年内,从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之日起计算。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是违法辞退自己,可以从收到单位辞退决定书或者通知书之日起1年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限为1年,超过1年再申请劳动仲裁,就可能丧失胜诉权。
申请劳动仲裁程序怎么走?
朋友您好,下面就劳动仲裁程序性流程进行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劳动仲裁的法律依据
劳动仲裁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中,其中具体仲裁流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约定。
二、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
对于本市辖区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与招用的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均可提起劳动仲裁。
三、劳动仲裁受理事项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四、劳动仲裁应提交的材料
(一)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式两份,内容包括: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
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5、致送单位名称。
(二)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同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下列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劳动关系相关证明;其它证明材料。
3、申请人系用人单位的,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4、有委托代理人的,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系律师的提交律师事务所公函;代理人系公民的,提交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五、劳动仲裁流程
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开庭审理:
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仲裁调解: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仲裁裁决: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原则上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以上就是关于劳动仲裁流程的法律规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请留言!
申请劳动仲裁程序如下:
一、协商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首先应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二、调解
协商不成的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民调解组织或企业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处理。
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01、协商、调解都不成的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02、仲裁委员会会在收到申诉书之日起,7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会在做出决定受理之日起,7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
仲裁委员会决定不予受理的:
仲裁委员会会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并在做出不予受理之日起,7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并将通知书送达申诉人手里。
03、仲裁的裁决过程:
仲裁委员会对于决定受理的争议案件,首先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会制作调解书,写明仲裁请求和协议结果。由仲裁委员会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调解书送达之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会及时做出裁决。
四、诉讼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书内容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会依法执行。
申请劳动仲裁程序怎么走?
劳动争议仲裁指的是劳动者于用人单位之间因以下情况发生分歧后申请仲裁调解的过程:确定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工作时间、福利、工资、经济补偿等一系列发生的争议,大部分都是因为劳动合同法里面未涉及到的。
申请仲裁是否有时间限制?
申请仲裁是有时效期的,从当事人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那天起1年内。当产生争议的时候双方可以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者一方不愿达成一致,另外一方可以申请仲裁、调解,提出申请的可以是个人可以是单位。
所需要提交的资料?
申请人需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或者口头申请()仲裁工作人员记录),需要如实的诉求、事情的缘由、双方的基本信息(姓名、单位名称、地址、单位地址、年龄、职业、性别等)、证据等。向法院一样开庭,双方可以请律师,仲裁就像法官一样,但仲裁调解是免费的。调解后有调解书、裁决书,如果其中一方不在规定时间内履行,另外一方可以申请民事诉讼。
这些资料可能会因为城市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建议具体咨询。
1.企业所在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相关人员会简单了解你的仲裁需求是否成立,如成立,会提供仲裁需准备资料的清单。否则会拒绝,并告诉你原因和相关政策!
2.根据你准备的资料正式受理。会给你一份受理书,上面有仲裁流程,仲裁时间,并告诉你的权利。
3.等待开庭,这期间一般会促成双方调解,调解成功,三方签订调解协议书!否则等待开庭!这时,你也可以选择请律师!
4.开庭,确认双方证据,再次调解,调解不成,双方陈述证据与诉求,如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会当庭宣布仲裁意见。
5.等待仲裁结果,一般一周内可自取或按你提供的地址以快递收到仲裁决定书!
大致如此,地方时间不同,或有不同,仅供借鉴参考!
申请劳动仲裁程序怎么走?
视频加载中...
年底了,被辞退,不缴纳社保,拖欠工资,都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哪些资料呢?
1、申请书。申请书一式三份,递交仲裁委两份,申请人留存一份,被申请人为共同当事人时,申请书一式四份,递交仲裁委三份,申请人留存一份,应当有明确、具体的申请请求及申请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2、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劳动者的,
3、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出入证等材料及相应复印件。
4、被申请人身份证明。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申请人身份的有关材料的,申请人应尽可能提交。如果被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
5、送达地址确认书。申请人在递交申请书时应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写明自己接收仲裁文书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等内容。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劳动仲裁期限审理多长时间,怎么申请劳动仲裁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