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司法解释关于违约金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观点 2025-08-12 4
今天给各位分享《合同法》司法解释关于违约金的规定是什么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下吧!
  1. 合同法中违约金20%法律怎么规定?

合同法中违约金20%法律怎么规定?

合同违约金20%的法律规定。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可以对合同的违约金进行约定,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的上限,但根据相关的规定,法院对超过实际损失30%的违约金不予以支持。

同时,发生违约之后,如果一方觉得约定的违约金金额过高或者过低,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调低或者调高。

    无论是现在适用的《民法典》还是已经废止的《合同法》,均没有违约金20%的规定。

    20%的限定是“定金”规定,《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对于“违约金”的规定,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合同法》司法解释关于违约金的规定是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