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下来后执行时效

法律观点 2025-08-15 11
其实判决书下来后执行时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判决书下来后执行时效,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判决书下来后执行时效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1. 失信执行最长几年?
  2. 判决生效,仍未还钱,并且过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该怎么办?
  3. 一审判决后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4. 判决书申请过一次执行还有时效吗?
  5. 判决后我们申请强制执行,可没有执行,时效会不会过?

失信执行最长几年?

5年。

被执行人纳入失信人名单的期限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如果不履行判决就会一直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直至履行判决书还清欠款后5年,就可以撤消黑名单了。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

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纳入失信人员名单的一般执行期限为两年,如果被执行人以暴利,威胁等方法抗拒、阻碍执行情节严重或者多次违约失信的,可以延长一到三年。失信人员会登记在天眼,不良记录不但影响自己,也会牵扯到后代,所以不要失信!

如果符合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有效期为2年,不过如果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到一至三年。

简而言之,最短2年,最长5年后,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就会从黑名单中删除,撤销“老赖”的称号。

判决生效,仍未还钱,并且过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该怎么办?

 1、若判决书生效时间超过了两年,那么就已经超过了申请执行的期限,一般法院不会受理强制执行的申请。  2、但是,《民事诉讼法》第239条规定: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据此,如果被告已经归还了部分款项,则可以构成执行中断,申请执行的期限应当从其最后一次还款之日往后计算两年,在这两年内提起执行申请的,法院应当受理。

一审判决后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提起上诉的期间为15日,申请执行法院生效判决书的期间是2年。一审判决后双方当事人都没有提起上诉,一审判决生效。如果一方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另一方需要在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一审法院判决后,一方当事人不服判决,需要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提起上诉。

判决书申请过一次执行还有时效吗?

判决书申请过一次执行后就没有时效了。判决书生效后的申请执行期限为二年,只要在这两年内向法院申请执行并受理就不会过时效了。如果被申请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会中止执行,之后申请人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只要申请人写个申请恢复执行书就行了。

判决后我们申请强制执行,可没有执行,时效会不会过?

只要你在判决裁定生效后两年的时间内提起过强制执行了,就会终身追责,除非你自己主动放弃。

所以说强制执行程序启动后是没有失效之说的。只要当事人不放弃,这笔账永远有效。

现在由于政策的原因,申请执行后六个月内如果没有结案,执行局会动员申请人办理终结本次执行的程序,也就是终本。终本以后,并不是没事了,执行局仍有责任定期监控老赖的财产变化,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随时可以重新启动执行程序,当然了,申请人也应当密切注意老赖的动向,发现线索及时和执行局联系,必要时及时申请恢复执行。

案例:

青岛即墨(原籍沂水)武鑫,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一人一级伤残。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此人一直玩失踪。可能她觉得,赖一阵子十九没了。殊不知,她虽然费尽心机玩失踪,一举一动都在相关部门的严密监控之中。目前,此老赖已经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并且情节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受害方已经启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程序,等待这个老赖的是法律的严惩。

感谢您对北京得众法律咨询的关注,专业的法律维权团队为您免费提供法律咨询。 很高兴能为您解答问题:

申请执行是有时效制度的,只要向法院递交了执行申请书,法院也受理立案了,这时就不再有时效的限制,因此您不用太过担心了。

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您,还有什么其他问题,可以点击我的头像,添加关注,私信我们。 点击我的头像,关注北京得众法律咨询,专业的法律维权团队为您免费提供法律咨询。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判决书下来后执行时效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