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缓刑还是先有期徒刑
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是什么意思?是过3年再执行吗?
有期徒刑是刑罚的一种,缓刑是刑罚的执行方式。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缓刑简单地可理解为,刑罚暂时不执行,会给你你考验期,如果考验期表现良好,那么就不会再执行刑罚,如果在考验期你又触犯了法律,那么就会执行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决定执行的刑罚。
缓刑是对一些犯罪情节较轻的刑事犯罪人员的一种附条件的不执行。
当事人拿到缓刑判决书后,连同执行通知书,本人身份证到居住地司法局社会矫正科报道,工作人员会要求填写一些表格,宣读一下纪律和规定,交一笔保证金,领一个GPS定位手机卡,就可以回去了。
以后,当事人必须定期到司法局汇报情况,保证随传随到,遵纪守法,不得脱离规定的活动范围。在严格遵守规定的前提下自己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如果违反了相关规定,轻者训诫罚款,重者收监执行。如果有犯罪行为,不但要撤销缓刑立即收监,还会从重处罚。
缓刑期间如果表现良好,没有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到期即视为执行完毕,到司法局办一下手续就行了。
小结:缓刑机会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千万不能再在缓刑期间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是什么意思?是过3年再执行吗?
缓行就是另外一种的不执行,简单的说,你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那么我们通常理解的意义就是两年以后再给你执行死刑,其实过了两年也基本不执行了,改成无期徒刑,然后或者是有期徒刑,为什么过了两年不执行死刑了呢,就看你在这几年中有没有什么故意作死的行为,只要你不是故意再犯重大刑事案件就不执行了。
所以呀就算是不执行牢狱之灾了,在这几年的缓刑中,被执行人还是被跟踪监控的,至于实际怎么监控应该是定位、报道、定时那一类的。
你说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三年执行也是这样,不是说三年后不执行了,这个只要你本人或者是被判刑的人有一点理性思维基本就不会被执行了,只要你在这三年内不再故意犯法就行了,但是你还是在这个三年内又犯了法,那就肯定要执行了。
虽然不执行坐牢的刑期了,但是你的档案内还是会记载你被判刑的事实的,所以还是建议,尽量不要犯法,有什么事情和平解决,不然多罪并罚,可就要完事了。
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就是老百姓讲的监外执行,是指过失犯罪、或者对已构成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并已经取得被害人谅解 回归社会后不会再重新犯罪的罪犯。在这三年内如果没有重新犯罪,到期就按刑满算,如果三年内重新犯罪,或者不服从社区矫正的纪律,则收监执行剩余刑期,或与新的犯罪合并执行。
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三年执行。
意思就是说,本来判你有期徒刑三年,应该现在就执行了但是现在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目前先不急执行,等三年之后根据你的表现再决定执行还是不执行。
如果表现比较好,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就视为执行完毕,不再执行了。
所以一定要好好表现,遵纪守法。
被判有期徒刑,缓刑三年,意思是有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三年执行。
从判决生效之曰起,三年内未犯新罪,并遵守国家规定的缓刑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定。三年期满后,刑罚执行完毕。
如果缓期三年期间,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或者又犯新罪,那么就将执行实刑,将入狱服刑,又犯新罪的,数罪并罚。谢谢!
缓刑一年还是有期徒刑六个月好?
缓刑一年和有期徒刑六个月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有期徒刑六个月是实刑,会在监狱中执行刑罚,对犯罪人的改造和社会回归影响较大。然而,由于刑期较短,犯罪人可能会较快地完成改造,重新融入社会。
相比之下,缓刑一年可以让犯罪人暂时避免被监禁,避免对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但是,缓刑期间需要遵守一定的限制条件,如定期报到、禁止离开指定区域等,对犯罪人的自由有一定限制。
综上所述,选择缓刑一年还是有期徒刑六个月,需要根据犯罪人的具体情况、罪行严重程度、个人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果罪行较轻、社会危害较小,且犯罪人有较好的改造表现,可以选择缓刑;如果罪行较重、社会危害较大,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