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义上的公司财产(法律意义上的公司财产包括)

法律观点 2025-07-01 1
法律意义上的公司财产包括汇总:
  1. 什么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立出资人与企业法人对企业财产分别拥有的权利承担的责任和各自履行的义务?
  2. 股东转移公司财产该负什么法律责任?
  3. 法律专家为什么说,尽量不能以公司购置固定资产呢?

什么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立出资人与企业法人对企业财产分别拥有的权利承担的责任和各自履行的义务?

通过法律法规确立出资人与企业法人,对企业财产分别拥有权利,承担的责任和各自履行的义务。结论就是一句话。就是通过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成立的单位或企业。公司法中对出资人,企业法人对企业财产,具体人员承担的责任和必须要履行的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股东转移公司财产该负什么法律责任?

公司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人格的企业组织,以其所有的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公司的股东仅以其投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也就是说,公司的责任与股东的责任完全分开,即使公司全部财产未能全部偿还公司的所有债务,公司股东也免遭公司债权人的追索。

法人是企业的负责人,是由股东会或者董事会选举产生的。股东只是公司的资金投入者,股东构成的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法人享有经营管理的权力,而股东只是投资者,享有收益等权力。

一般股东只承担资金责任,而法人要承担所有责任,包括法律责任。

在跟其他公司签订合同时,只有法人签字才算有效的。

公司法人如果从事了违法行为或偷税漏税,那么他是要负全责的,而公司如果有债务要偿还的话,股东以自己的出资额度为限承担有限的责任。

不过股东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享有具体以下权利:参加股东会议对公司重大事项具有表决权;公司董事、监事的选举权;分配公司盈利和享受股息权;发给股票请求权;股票过户请求权;无记名股票改为记名股票请求权;公司经营失败宣告歇业和破产时的剩余财产处理权。

法律专家为什么说,尽量不能以公司购置固定资产呢?

每个企业情况不同,法律专家的意见你可能理解的有点片面。

法律专家的本意是告诉你避免企业的经营风险的一种方式。但是,绝不是让你去利用这种手法建立一个空壳公司。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合法经营,根据需要购置企业的生产资料。合理利用商业手段降低企业运行中的法律和经济风险。

公司是一个经营体。时刻发生着各种变化的。比方说诉讼、涉刑等等。而且外部的实践环境、政策等等。可能小小的一点变化可能导致公司就不存在了。公司购入固定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是如果来源是个人的钱。买了进入公司资产完全就不必。

固定资产都有折旧 。公司可以可以买入字画、古董等流动性的固定资产。房产、土地这些不动产的固定资产一定要谨慎。这种固定资产一定要发挥出资产+资源的功效。让资产会公司服务。

举个简单例子。有的公司买房产出租收租金。这个就是利润思维。把一个好的资产贱用了。公司可以买房产建创业园、产业园。像政府申请补贴。通过创业园作为一个跟政府深入沟通的一个渠道。创业园可以招募你的上下游。最大化整合资源。

买不了那么大搞产业园的。也可以搞众创空间或者孵化器。

最大化地发挥固定资产的功能和效能。

公司尽可能大量持有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尽可能减少不动产的固定资产。

我是伍琳强。创业15年90后连续创业者。想学习更多创业知识搜索“伍琳强”。查看所有我的原创创业短视频。

好像这个法律专家不懂财务和税收。

不以公司的名义购买固定资产,这个说法实在太荒唐。按照这个说法,公司生产所需的设备从哪来呢?难道都以个人的名义购买?好像不太切合实际吧。

事实上,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绝大部分设备都需要以公司的名义来购买,这样固定资产折旧才能进入公司的费用,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特别是对民营企业,我们一般建议,凡是能以公司名义购买的固定资产,绝不以股东个人名义购买。

比如小汽车,有时很难区分是股东个人使用,还是公司生产经营使用的。所以以公司的名义购买,一方面不影响股东个人的使用,另一方面,车辆的折旧费用、加油费、过桥过路费等可以入公司账,减少公司的利润,从而减少应交企业所得税。

专业的事情还是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在这方面,法律专家说的不一定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