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委迟迟不出裁决怎么办

法律观点 2025-08-30 3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劳动仲裁委迟迟不出裁决怎么办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劳动仲裁委迟迟不出裁决怎么办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申请劳动仲裁并受理超过两个月,不下裁决,该怎么办?
  2. 劳动仲裁开庭后不出结违法吗?
  3. 如果劳动仲裁判决胜诉后仲裁委迟迟不发公告,故意拖延我该怎么办?

申请劳动仲裁并受理超过两个月,不下裁决,该怎么办?

  劳动仲裁自受理至结案出裁决,法定时限为45天,最多可延长15天,超出此时限的要,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劳动仲裁开庭后不出结违法吗?

劳动仲裁逾期未裁决是否违法

仲裁委已经开过庭了,他们必然要结案的。所以裁决是肯定会下的。估计是由于案件太多,没来得及下。所以你还是耐心等待。如果仲裁委答复你由于其他原因不下裁决了,那你可以要求他们出具一个书面材料,凭此材料再向法院起诉。

劳动仲裁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法院会受理并作出判决。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需注意什么

第一,应注意写好申诉书。

根据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应提交申诉书,并按被诉人数提交副本。

申诉书应当写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身份事项,包括职工当事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工作单位、住址、职务,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申诉人应当将自己与被申诉人发生争议的原因、过程、希望如何处理等问题全面、准确、简练地写清;

(3)证据和证人的姓名、住址,提供有关争议情况的各种证据和证人,务必确实充分;

(4)申请日期。

第二,应注意申诉期限。

根据《劳动法》第82条规定,当事人要求仲裁的,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出书面申请。在规定的时效期内,当事人未提出书面申请的,时效届满后就不再有申请权,仲裁机构也不再受理。但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60日期限而行使申诉权利的,仲裁机构可以受理。

第三,要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申请。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12条关于“县、市、市辖区仲裁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向劳动争议发生地的县(市)、市辖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但是,按规定应当由设区市的仲裁委员会受理的除外。

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当事人应当向职工当事人一方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四,要按规定的期限履行调解书或裁决书确定的义务。

一方当事人对生效的调解书或裁决书不履行的,另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逾期之后才没有做出裁决并不一定是违法,但当事人可以在这时候催促相关单位尽快裁决。关于劳动仲裁逾期未裁决具体的处理方法或是应对方法等等

劳动争议案件,在仲裁阶段,《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有明确的规定,不能超过45天,但是在实践中,一般都要两个月60天,甚至半年才解决,如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判断,仲裁机构的拖延行为,都是违法的。

但是有时也要考虑现实情况,仲裁案件数量庞大,仲裁机构有时确实处理不过来,所以,如果两个月能解决,那也没问题。如果再久,劳动者就要积极处理并解决这个事了,因为这会严重影响案件后续的处理。

如果劳动仲裁判决胜诉后仲裁委迟迟不发公告,故意拖延我该怎么办?

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有关的仲裁法律和仲裁规则也同时规定了仲裁员及仲裁秘书人员的保密义务。因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贸易活动不会因仲裁活动而泄露,仲裁表现出极强的保密性。

仲裁结果一般是送达的,或者电话或其它方式通知当事人到仲裁机构亲自去取,因此是不发通告的。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劳动仲裁委迟迟不出裁决怎么办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