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需要赔钱吗

法律观点 2025-09-02 7
很多朋友对于故意杀人罪需要赔钱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故意损坏公司财物罚9700元,已赔偿有谅解书,被害人放弃起诉,犯罪嫌疑人会被判刑吗?
  2. 精神病人故意杀人,被害人家属要求赔偿合理吗?有死亡赔偿金吗?
  3. 杀人一定判死刑吗,故意杀人罪要怎么赔偿?
  4. 故意杀人后没有赔偿能力可以不赔偿吗?

故意损坏公司财物罚9700元,已赔偿有谅解书,被害人放弃起诉,犯罪嫌疑人会被判刑吗?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所以说该行为已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

在批捕阶段,如果嫌疑人无前科记录,认罪态度好,取得被害人谅解,并出具谅解书的,检察机关一般会作出无逮捕必要的不捕决定。但公安机关还会送检察机关起诉。

在起诉阶段,考虑到嫌疑人认罪态度好,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检察机关一般会做出酌定不起诉。

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数额达到了5000元以上,就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了。

所以,这个首先得看公安机关是否已经对你立案侦查了,如果在公安机关立案调查之前,你已经赔偿了钱款,且获得了受害方的谅解,那么公安机关可以将案件做调解处理。

但是,如果你的赔偿和获得谅解是在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之后,那么,就说明该案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公安机关必须依法将案件移交检察院,但是一般的情况下,想你这样的数额不是特别巨大,且已经做出了赔偿,获得谅解,检察院会视情况不予起诉。

综上,你的这种情况被判刑的几率不大。

希望能帮到你。

根据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如果造成的财物损失为9700元,那无疑是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

但是如果已经赔偿并取得谅解,被害人放弃刑事控告,公安机关没有立案的话,那就不会被被判处刑罚。如果已经立案,请律师介入,也可以申请不予起诉或判处缓刑等较轻的刑罚。

精神病人故意杀人,被害人家属要求赔偿合理吗?有死亡赔偿金吗?

并不是说精神病人杀人就不用负责了,精神病人的病情是不同的,有的病人就是完全没有自控能力,这样的杀人就不用负刑事责任,但是其家人需要赔偿相应的民事责任,也就是赔钱。

我记得有精神病人用筷子杀了两个人,然后他是住院的,是医院没有尽到看管责任,最后是医院赔的钱。

另外我觉得不是所有的精神病人都是有攻击性的,他们只是病了,需要进行治疗,我们不要用有色眼镜看他们,精神病说可以治愈的。

首先,精神病人分为完全没有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其次,对于没有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杀人的处罚是不同的。再次,没有行为能力精神病人杀了人,无故意之说。第四,精神病人杀人,应当先由其财产用来赔偿,不足部分视监护人的过错情况由监护人作出相应赔偿。

既然是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就应该考虑到精神病人会给社会和他人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就应该拿铁链子把它栓起来或者把精神病人关在笼子里。监护人没有做到这些,所造成的危害全由监护人承担,该抵命抵命,该坐牢坐牢,该赔钱赔钱。不能说他就是一个精神病,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

谢谢邀请!精神患者伤人致死事件时有发生,我来给你讲一讲医学和法律的结论。

我是精神科医生,曾经接诊过很多你说的这样患者,当然,绝大部分情况没有你说的这么严重,下面就说说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处理办法。

首先,如果精神障碍患者严重伤人或者致人死亡,一般还是会送到看守所羁押,但如果患者同时出现了明显精神障碍,一般都会先送到精神专科医院封闭病房住院治疗。待病情缓解后由司法机关提请精神医学司法鉴定,由司法局指定专门的司法鉴定机构负责对患者进行精神医学司法鉴定。鉴定人一般为精神科副主任以上具有司法鉴定资格的医师,通过鉴定专家组判定患者案发时的伤害行为是否与其精神病性症状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患者行为与精神病性症状无因果关系,就是完全刑事责任人,如患者行为证实与精神病性症状存在部分关系,那就是部分刑事责任人,如果患者伤害行为完全由其精神病性症状导致,那么患者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通过司法鉴定结果,法官会做出公正的判决,但即使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免于刑罚,也会被送入司法机关的精神病院强制住院治疗,这种强制治疗,家属是不能接患者出院的,需要司法精神病院的医生判定患者是否有无肇事肇祸可能,方能决定是否或者何时能够出院。

上述说的都是刑事责任,但涉及民事赔偿,所有的精神疾病监护人,都有赔偿精神疾病患者造成后果的民事赔偿责任。法律会保护你的合法权益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杀人一定判死刑吗,故意杀人罪要怎么赔偿?

杀人不一定会判死刑,如果属于正当防卫,那就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激情杀人,也可能不会被判死刑,如果被杀者有一定过错,也可能不被判处死刑,经济赔偿也是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的,如被杀者的年龄,供养情况,所从事的职业等等都有关联

杀人是重罪,也有些是被迫的,有些是故意。法院量刑是根据法律来定罪的,这也要看案件的情节,但是一但杀人不死刑也轻不到那去。赔偿,都是刑事犯罪符代民事赔偿,也是要走法律程序的。至于罪犯能不能赔得起有没有能力赔偿,那就要看罪犯有没有这能力了。

杀人,法律术语叫剥夺他人生命。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杀人的情况很复杂,比如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激情杀人。等等。

目前中国的刑法是,对于死刑,趋向少杀、慎杀。所以,不是所有杀人都判死刑的。相对来说,不判死刑判死缓或者判无期、有期的,越来越多。

国外有废除死刑的国家,或者准废除死刑的国家。比如日本,虽然保留了死刑,但很少使用。判20年已经是极刑了。

杀人判刑是刑事责任,至于赔偿是民事责任。

不过你不要指望故意杀人的杀人犯在判了死刑之后还有怜悯之心赔偿受害人家属。这种人要么要求法庭和被害人家属牵谅解书,本着“想要我赔偿可以,请留我一条命,如果能保我一条命叫我赔偿自然没问题。既想要我的命还想叫我赔偿那是不可能的,索性判我死刑一命抵一命好了”的想法。

故意杀人后没有赔偿能力可以不赔偿吗?

  没有赔偿能力不是法定从重的条件,不会因此从重处罚的。但“没有赔偿”相对于“已经赔偿”,在处罚上是显得更重了。  

1、判决前被告积极民事赔偿,取得受害人(或其家人)谅解,是一个酌定从轻的情节,在法律上并没有规定一个从轻的幅度,需要法官自由裁量。  

2、不管受害人家属满不满意,都没有直接的上诉权,只能请求检察院提起抗诉,抗不抗由检察院决定。  

3、只盯刑事不管民事,当然不理智,应当综合衡量一下受害人一家经济条件及被告的主观恶性,如果受害人家庭经济较为困难且受害人主观恶性也不大,接受民事赔偿而谅解,使被告能得到酌定从轻也不是坏事。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条:人民法院结合被告人赔偿物质损失的情况认定其悔罪表现,并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也就是说,赔偿对量刑是有影响的,积极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那么可以从轻处罚。如果没有赔偿自然是没有从轻的可能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故意杀人罪需要赔钱吗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