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由谁来承担

法律观点 2025-09-15 7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由谁来承担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采信规定?
  2. 民事起诉原告无证据起诉到法院,法院有义务调查取证吗?他们会调查还是必须原告自己搜集证据?
  3.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举证责任分配?
  4. 民事诉讼一方当事人伪造证据,然而法院还采信了对方证据法院这种做法有没有问题?
  5. 民事诉讼被告人隐藏证据怎么办?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采信规定?

1、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刑事诉讼中,有关提供证据,收集、调取证据,审查认定证据,以及其他涉及证据的各项规定,都体现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2、惟一性的原则。全案的证据经过排列、组合之后,必须是排除了一切矛盾,而达到每一个证据的前后一致,证据与证据之间一致,全案证据同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全案证据所得出的结论是本案惟一的结论。

3、疑案从无的原则。疑案从无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派出规则,也是证据采信规则的重要法则。

民事起诉原告无证据起诉到法院,法院有义务调查取证吗?他们会调查还是必须原告自己搜集证据?

这里有两种情况,法院有权调查取证: 因客观原因,当事人无法自行获取的证据,法院应该依法调取证据。 法院认为有必要查证的,依法主动收集证据。 《民诉法》规定: 第六十四条第二款: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举证责任分配?

刑事案件中指控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分别由检察院和自诉人承担,被告人不承担举证责任。

民事案件中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主要应当由提起诉讼的原告,就自己的诉讼请求和依据的案件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应就反驳原告的诉求承担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一方当事人伪造证据,然而法院还采信了对方证据法院这种做法有没有问题?

如果民事诉讼一方当事人伪造证据,法院还采信了对方的这份证据,法院的这种做法当然是有问题的。但是,伪造证据是谁确定的?如果是法院认为是伪造证据,法院绝对不会采信;法院既然采信,就说明不是伪造的。法院不会知法犯法的。如果是对方当事人认为证据是伪造的,估计也只是认为,没有提交证据来证明。法院是根据证据的关联性、真实性来采信证据。仅仅凭对方当事人的认为,法院当然是不会理会的。所以,问的问题是有问题的,是站不住脚的。即使是伪造的,也必须有证据来证明,也必须由法院来认定是伪造的,法院才能不予采信,还可能会对当事人进行罚款处理。

民事诉讼被告人隐藏证据怎么办?

被告人只出现在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中一般是原告、被告、第三人。

被告隐藏证据,在实务中司空见惯 ,一般是没什么办法的,但有一点:

如果有证据证明或基于常识能够证明被告持有某份证据,可要求被告提供。如果被告不出示,可以妨碍举证推定规定,认定该 证据存在且对被告不利。

这个事情可以这么来看。

一方面,《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出证据。被告人隐藏自己手里的证据,并且他掌握的多数是对他自己有利的证据,只要你有对自己主张有利的证据,完全可以据理力争。

另一方面,如果对方隐藏证据,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民事诉讼法》第81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如果对方隐藏毁灭证据情节严重的,运用法律武器对其进行制裁。

《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第一款规定: 诉讼参加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把掌握到的线索向主审法官举报依法处理。另外,《刑法》307条第二款规定: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这可以理解为,被告隐藏、伪造证据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进行刑事自诉。

法律上规定“谁主张谁举证”,因此,作为原告,应该首先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不能指望对方主动提供。除非这个证据是对他自己有利的。当然也有例外,第一,为了查清事实,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要求法院出面调取被告不愿意出示的证据。第二,有些案件是举证责任倒置,即被告要证明自己无过错。此时,原告就没有举证责任了,被告要千方百计找证据,来洗脱自己的责任。但是,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有严格限制,只有几类案件是这样的。

关于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由谁来承担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