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防卫都是防卫过当吗?

法律观点 2025-09-18 1
大家好,关于假想防卫都是防卫过当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假想防卫都是防卫过当吗?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 假想防卫过当和防卫过当的区别?
  2. 正当防卫与假想防卫的区别,假想防卫怎么认定?

假想防卫过当和防卫过当的区别?

假想防卫和防卫过当才对。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的防卫对象不法行为没有发生、甚至没有着手准备不法行为,防卫对象的不法行为仅仅是防卫行为人的想象,假想防卫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不属于防卫行为,不能从轻处罚。防卫过当是指,行为人的防卫对象正在实施不法行为,行为人出于控制目的对不法行为人实施暴力行为,但暴力行为超出不法行为人不法行为所对应的必要限度,防卫过当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属于防卫行为,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正当防卫与假想防卫的区别,假想防卫怎么认定?

一、正当防卫与假想防卫的区别:

1、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该行为虽然具有犯罪构成要件的该当性,但是缺乏违法性,不具有期待可能性,属于违法阻却事由。

而假想防卫所针对的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不法侵害,其行为指向的对象是无辜的,这种行为具备违法性的特征,是不合法的。

这也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

2、从社会价值层面上讲,我国《刑法》明文规定正当防卫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其目的就在于鼓励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的整体价值标准。二、假想防卫的认定:

1、行为人假想了不法侵害的存在。

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假想防卫行为区别于正当防卫和其他防卫错误的关键。

也就是说,行为人在假想了不法侵害存在的前提下,才随之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反击”行为,其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为人因种种原因而误认为不法侵害存在,这是一种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2、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防卫的意图。

防卫意图不仅是决定正当防卫是否成立的主观要件,也是假想防卫成立的必备条件。

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相对抗。

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防卫意图,但这种防卫意图是来源于其主观上的认识错误,所以这种防卫意图的产生也依赖于其主观上的认识错误。

关于假想防卫都是防卫过当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