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法律观点 2025-09-19 1
你还在问刑事拘留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今天给大家分享刑事拘留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的知识,有什么疑虑可以咨询在线客服。
  1. 刑事拘留有年龄限制吗?不批捕或不予逮捕的情形有哪些?
  2. 被刑事拘留是什么体验?
  3. 刑事拘留后的权利和义务?
  4. 刑事拘留后如何保证人身安全?
  5. 刑事拘留需要自己带被子吗?

刑事拘留有年龄限制吗?不批捕或不予逮捕的情形有哪些?

谢谢邀请!

刑事拘留的年龄限制为满14周岁以上,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不负刑事责任,也自然不能刑事拘留。

而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除上面规定的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至于不批捕或不予逮捕的情形,一般来说就是你有犯罪的行为,但犯罪的行为明显轻微,可以不认定为犯罪,大多是这种情况,其他的还有如下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而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行较轻,且没有其他重大犯罪嫌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于逮捕:

1,犯罪嫌疑人是预备犯、中止犯、或者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

2,主观恶性较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现或积极退赃、赔偿损失、确有悔罪表现的。

3,过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现,有效控制损失或者积极赔偿损失的。

4,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双方根据刑诉法的有关规定达成和解协议,经审查,认为和解是行为人自愿、合法,而且已经履行或者提供担保的。

被刑事拘留是什么体验?

一旦亲属被刑事拘留,就意味着亲属已经涉嫌犯罪,接下来需要走漫长的刑事案件程序。刑事案件基本都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公安机关的侦查阶段、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和法院的审理阶段。

刑事拘留发生在案件的侦查阶段,法律规定最长是37天,在这三十七天之内如果没能成功办理取保候审;接下来是逮捕阶段,一般最长2个月,但是可以延长期限;然后案件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限是一个半月,但是可以退回公安机关2次,一次以一个月为限;然后到法院审理阶段,一般是三个月以内审理完毕,但是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可以再延长六个月。扩展资料第一,刑事拘留不同于行政拘留,刑事拘留一般要比行政拘留严重。一般来讲,行政拘留最长十五天,刑事拘留是刑事案件的一个阶段,最长三十七天,以后还要经过漫长的刑事程序;行政拘留是羁押在拘留所,刑事拘留是羁押在看守所。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亲属羁押在看守所里,并且下发了《拘留通知书》,那你的亲属就已经涉嫌刑事犯罪,事情已经比较严重了。

第二,刑事拘留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五种刑事强制措施,分别是:拘传、拘留、逮捕、取保候审和监室居住。刑事拘留是五种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是针对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刑事措施,也同时刑刑事案件初始阶段采取的强制措施。

第三,刑事拘留是刑事案件开始的标志,接下来是漫长的刑事司法程序。

刑事拘留后的权利和义务?

刑事拘留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被拘留人员在执行拘留期间,依法享有申辩、申诉、检举、控告、复议、行政诉讼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文化教育权。被拘留人员的义务:被拘留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拘留所所规、《被拘留人员行为规范》和《被拘留人员守则》等规章制度。

刑事拘留后如何保证人身安全?

能委托律师的时候尽快委托律师

拘留期间,家属是见不到人的,过了一定阶段后,只有律师能见到人,所以要尽早的委托律师,先见到人,了解情况后,家属才能更好的应对,另一方面也让律师从法律角度对案件进行分析,这样更有利于对被拘留人法律权利的维护。

刑事拘留需要自己带被子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看守所管理条例的规定,全国公安机关看守所内是设置有公用物品的,公用物品包括被子,但看守所也实行人性化管理,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想用看守所的被子,也可以让其家属自己送被子供自己使用,家属送的被子经公安机关检查后,是可以让犯罪嫌疑人使用的。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刑事拘留需要满足哪些条件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