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可不可以追究民事赔偿责任
诈骗案中,可以附带民事赔偿吗?
归纳如下:
1、人身损害赔偿
(1)医疗费:按实际产生的费用,以从医学角度治疗身体损害必要为限,不包括因整形、康复治疗而产生的费用。
(2)误工费:以被害人工作单位实际扣发为限,且不高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三倍。
(3)护理费:指根据医治需要而实际支出的护理人员费用。
以不高于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收入为限。
(4)交通费:以必要和实际开支为限。
(5)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6)被抚养人生活费:依照被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以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计算。
(7)丧葬费: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财产损害赔偿
(1)因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坏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损失。
(2)犯罪行为损坏的财物所必然产生的经济损失,如修理费等。
需要注意的是,受害人在诉讼中提出赔偿要求的,必须要有相应的证据资料,如医药费发票、车票等,否则可能会判决不赔或只是适当赔偿,届时赔偿的费用可能就会比实际损失低很多。
银行职员诈骗,储户必须起诉银行才能获得民事赔偿吗?有何依据?
如果银行职员诈骗过程中银行有过错,你可以起诉银行,但一般情况下,银行职员的诈骗都很难把银行牵连上,银行是有制度的,银行职员只是利用其银行职员的身份骗取你的信任,其所作所为并不是银行的行为。这种事首先自己捋一下来龙去脉,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找银行讲讲你的道理,据理力争,如果银行在其中有显性过错,银行会对你有个说法,如果没有或者你没发现,也可以咨询一下律师,看看银行是否在其中有过错,然后决定后续的行动。不过咨询中也要防某些律师为了代理费让你去做一些无用功。
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难回答的问题。银行职员诈骗,如果客户不起诉银行,基本不会得到银行的赔偿;起诉了银行,也大概率会败诉。原因如下:
1. 银行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对银行自身进行了风险规避。银行员工的诈骗行为,基本上都只会把责任归结到员工个人身上,因为银行从制度和规章上面基本都很严谨的规避掉了所有的风险,如果银行不存在制度漏洞,很难告倒银行。
2. 银行的管理记录,也基本都是利于自身的规范证明。银行是很严谨的单位,内部有非常多的管理记录,这些记录基本都是因为曾经爆发过风险和案件,然后吸取了教训才会要求有这些记录,以供日后再次爆发风险时可以拿出自己已经尽到管理责任的证明。所以从管理的角度,你也很难告倒银行。
3. 银行要控制声誉风险,如果只是员工个人行为,不涉及到银行自身的制度或系统漏洞,那么银行绝对不会主动赔偿你。一旦主动赔偿你,那就是心虚承认自己有问题的表现,所以银行不可能这么做的。
4. 你想告倒银行也要有非常大的本事,毕竟银行有专业的律师团队和本身就非常严格的自我保护制度,银行可以轻而易举的把责任全部推到犯罪员工的身上,要想证明银行的过失或连带责任,太难。
5. 不过法律总是更偏向弱势群体的,当你决定要一个人对抗银行的时候,其实你也占据了一个有利的地位,至于结果,只能说有希望,可是不大。
你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有可能涉及刑事、民事,我只能大方向的给予一些建议,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1.如果涉及金额较大,且出现银行员工失联或者有相当的其他人也被骗等建议报警处理。2.如果公安不予受理,则再考虑民事索赔。3.如果是银行行长或者主要管理人员进行”诈骗”(不一定是真的诈骗),则银行可能会因职务行为或者构成表见代理需要承担相关责任。4.如果是一般普通员工进行的“诈骗”,除构成职务行为外,则可能是银行员工承担责任。5.所述的“诈骗”证明需要提交比较有力的证据才能证明。6.此类案件需要比较强的专业性,建议委托律师进行处理。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诈骗犯可不可以追究民事赔偿责任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