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诉讼时效司法解释(债权诉讼时效司法解释最新)
- 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是什么意思?
- 三年诉讼时效的意思是借了钱,三年不还,就不用还了吗?应该怎么理解?
- 债务纠纷法院判决后剩余的债务归还的有效期限是多久?有谁知道具体的法律条文?
- 2019年到期债权诉讼时效是几年?依据?
- 一直主张债权过不过诉讼时效?
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是什么意思?
主债务履行期限是什么概念
主债务履行期限是相对于保证合同的履行期限来说的。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第六百八十一条 【保证合同定义】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二条 【保证合同的从属性及保证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年诉讼时效的意思是借了钱,三年不还,就不用还了吗?应该怎么理解?
诉讼时效可以中止、中断,即使过了诉讼时效也并不意味着就不用还了。债权人仍然可以将债务人告上法庭,法官并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条款,一般只有债务人明确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经法院查证属实,法院才会做出驳回诉讼请求判决。此时债务人就可以不用再偿还债务了。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19条,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对于借款合同纠纷而言,依据《民法总则》第188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一般从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开始起算,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债权人向债务人催要过借款、提起诉讼、仲裁或者债务人同意履行的,此时诉讼时效期间就中断了,重新开始计算三年诉讼时效。
因此,只要债权人不断地向债务人催要借款,每一次催收都会中断诉讼时效。催收方式很多,可以发短信、发催收通知单、发律师函、甚至还可以采用公告方式催要借款,也可以采用法院起诉、仲裁中断诉讼时效。这样就可以有效防范此类法律风险。
感觉回答不错,请记得点个赞哦☺,如有法律问题可以点击关注并私信我。
三年诉讼时效的意思是借了钱,三年不还,就不用还了吗?应该怎么理解?
并不是这样。
以具体例子说明这个概念。
例如某甲向某乙借了一万元现金,当时借条上明确约定,此笔借款于2025年9月1日归还。
第一种情况,假如某乙一直不吱声,钱也一直没有还,那么从2025年9月1日开始起,满三年,这笔债务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债务到期后满三年不主张债权 ,以后很可能会有麻烦。当然了,过了三年以后。某乙再向法院起诉,法官不能以过了诉讼时效为由判某乙败诉,只有某甲到场,并且提出诉讼时效超过,法官才可以判决某乙败诉。
借钱
借钱
第二种情况,这笔借款到了期限以后,某甲没有还,但是某乙经常找某甲要账,每次要账的间隔时间都不超过三年,那么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次要账未果开始计算,一共三年。例如某乙每年都跟某甲要账,但是某甲一直不还,连着要了六年就不再要了,那么诉讼时效的三年,从最后一次要账起计算三年。
第三种情况,假定这笔借款当时没有约定还款时间,那么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借款人还钱,从借条签署之日起,一共二十年之内有效,如果期间债权人要求还款而借款人没有还款,则诉讼时效继续向后延续,重新计算满二十年为止。
第四种情况,假定诉讼时效已经超过,但是借款人又通过某种方式(例如电话,短信、微信等)表示愿意偿还借款,则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应当注意的是,债权人主张自己的权利,一定要留下足够的证据(例如电话、短信、微信联系的相关证据,包括截图、录音等),这样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如果自己主张过权利但是又没有证据证明,则等同于没有主张权利。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三年的诉讼时效指的是,发生纠纷之后,当事人要在三年之内主张自己的权利,超过这个时间之后,法院还是会照常受理案件,但是开庭的时候,如果对方主张诉讼时效已过,那原告就丧志了胜诉可能!
比如借钱的事情,如果借条明确约定了还款时间,那就从约定还款之日起三年之内,当事人应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如果借条没有约定还款时间,那就是说,这个钱什么时候还都行。但是,如果有一天,债权人想把这个钱要回来,但是对方不给,那就从要求对方还款之日起,三年之内都可以主张债权。
首先,这个三年时效指的是借条或借款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限届满后,出借人三年未向借款人主张要求清偿借款或者虽然主张但未能留下书面、录音、录像等相关材料证明的,三年后借款人以超过诉讼时效进行抗辩,出借人会丧失胜诉权。其次,如果借款期限届满后,出借人留有催款的证据材料或者借款人在此期间有过清偿记录,时效都会从此时中断重新再计算三年。最后,如果借条或借款合同没有约定借款期限,那么出借人随时可以向借款人主张要求清偿,不受三年时效的限制……
这个问题涉及到诉讼时效的有关知识,我来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2017年生效的《民法总则》将诉讼时效延长为三年,所谓的诉讼时效,即是指权利受到保护的法定期间。如果你在诉讼时效内对你的债权不闻不问,那么你将会丧失请求法院予以保护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比如,朋友借你的钱在三年前履行期就已届至,在这三年里你一直不管不顾。那么三年后如果你要把朋友告上法庭,朋友可以援引“诉讼时效经过的抗辩权”。届时,法院将会判你败诉。
那么,该如何在诉讼时效期间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其实我们可以运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则。根据法律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前,你可以通过发短信、发催收通知或者直接要求还债等方式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你一旦这么做诉讼时效就会发生中断的法律效果,届时,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将会重新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当然,即使诉讼时效期间经过,你也只是丧失了请求权,受领权并未丧失。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那么你也有权接受履行,他事后也不能反悔。
债务纠纷法院判决后剩余的债务归还的有效期限是多久?有谁知道具体的法律条文?
判决书中有归还的日期就是债务人归还的有效期限。
判决书中没有规定履行期限的,则判决生效之日就是债务归还的有效期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 第二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2019年到期债权诉讼时效是几年?依据?
2019年到期债权诉讼时效期限为3年,依据是民法总则的规定。2019年当事人的债权期限到期,当事人需要在3年内向对方当事人主张债权,如果逾期不主张,将丧失通过法院强制对方履行债务的胜诉权。2019年发生的到期债权,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
一直主张债权过不过诉讼时效?
债权是有诉讼时效的,一般为三年。但诉讼时效也可以中断中止。每主张一次,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计算三年。但是,作为诉讼活动,如果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需要举证证明主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