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死刑的执行方式都有哪些
唐朝规定,死刑的执行方式有两种?
唐代的法定死刑执行方式只有绞刑和斩刑两种。
一种变化是种类变少,另外最大的变化是开始给人死的尊严,留有全尸。但是唐朝的死刑执行方式也有记载的枭兽刑罚和腰斩,主要多用于处置反叛和打击迫害自己的政治对手。弃市的刑罚在唐朝多代以绞刑和斩首,适用罪名也更加细化,如泄露军事机密故意毁坏水堤,临阵脱逃等等。汉唐的斩首刑罚上,总体上汉朝较为严重。
中国死刑怎么执行的?
中国死刑的执行方式有枪决和注射两种方式,现阶段基本采用注射死刑,有专门的注射死刑车。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一、谁能决定执行死刑?
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立即执行。
二、谁来执行?
执行死刑的机关是原审人民法院。通常为中级人民法院,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死刑执行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执行。
三、执行场所在哪?
死刑可在刑场或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必须远离公共场所。
四、执行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我国执行死刑有两种方法:枪决、注射。
1、枪决:对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交付司法警察或狙击手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武装警察执行。枪决一枪没有死亡的,补枪处理,不会释放。
2、注射:中国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正式采用药物注射死刑的国家。注射死刑通常需要打三种药物。第一种,硫喷妥钠,使意识丧失。第二种,巴夫龙,导致肌肉麻痹和呼吸衰竭;第三种,氯化钾,刺激心肌,使心脏快速跳动,使得其他药物迅速布满全身,起着辅助加速作用。
注射死刑相比枪决更文明、更人道,能减少死刑犯的痛苦。
五、执行的具体程序是什么?
1.执行死刑前,罪犯可以会见其亲属或者其近亲属。
2.交付执行3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3.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
4.执行死刑公布,禁止游街示众或者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
5.执行死刑完毕,由法医验明罪犯确实死亡。
六、执行后的处理?
1.对于死刑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
2.通知罪犯家属在限期内领取罪犯尸体;有火化条件的,通知领取骨灰。
死刑犯是如何被执行死刑的 ? 他们被执行死刑前是什么状态呢?
有将近30年监狱工作经验的张叔告诉我,几乎每一个死刑犯在得知自己即将被行刑的消息时,都会像他问同一个问题。可即便是阅历再丰富的人,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也无从回答,只能遗憾地告诉他们:不知道…
我没见过死刑犯,顶多就是在电视里看过记录片,可能是剪辑的效果吧,那些人看起来好像都很平静,就像潜心在监狱里改造悔过的一样,殊不知很快他们可能就会离开这个人世。
张叔说,他当狱警这么多年,见过的犯人他自己都数不清,他有信心也有能力去唤醒这些因错而误入歧途的人。可是,只有一个问题他解决不了,问别人也给不了他答案,以至于当有犯人向他问起这个问题时,他只能遗憾地向对方摇摇头说:不知道。
“人真的有下辈子吗?”这是每个即将被行刑的人都会反复询问的问题,他们会向身边每一个能说上话的人问这个问题,只盼着等到下辈子能再来到这个世界好好做人。只是这个问题谁知道答案呢?生命就只有一次,“来生再会”也只是他们对自己罪行的一种悔过而已。张叔说到。
我问张叔,电视里放的那些死刑犯行刑的过程跟现实中是不是一样的,他回答我基本上是这些流程,但是每个人在面对生命最后一刻时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张叔告诉我,在接到S刑复核通知时,这些犯人就会被单独关押起来,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他们意识到自己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大部分人会要求给自己洗个澡,因为他们认为把身体洗干净了,就会洗掉生前的罪恶,进入另一个世界时自己还是一个好人。而监狱工作人员也都会答应他们的这个请求。
然后会通知他们的家人来见最后一面,双方隔着玻璃墙通电话,此时犯人多是说一些自己不孝、让父母、子女好好生活之类的,而电话那头的家人多半是泣不成声,哭到昏厥的情况也有发生。
第二天在赴刑场前,厨师会为他们准备一顿丰盛的餐饭,“吃饱了好上路”。而且厨师也会特意准备一块生的肉,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原因是民间流传着人在去世后要过奈何桥,而奈何桥边有一条大凶狗,为了安全过桥不引起大凶狗的注意,就会向它扔一块肥肉好让它去好好享受这块大肉。
到了刑场,工作人员会卸掉他们脚上沉重的锁链,换上麻绳,同时会把两个裤脚也用绳子扎紧。“因为太害怕会尿裤子,也是为了给他们最后的尊严。”一切准备就绪,随着一声枪响,人也应声倒地。
从张叔的叙述中我大概知道了行刑的过程,虽然有些模糊,但听着还是让人不寒而栗。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他跟我说的在行刑前这些犯人的精神状态,原来,再万恶不赦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也做不到坦然自若。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状态。
一、如释重负,平静坦然地接受,无牵无挂地离开。在接到S刑通知的那一刻,他们会长叹一口气,一直以来悬在心里的一颗石头算是落了地。这种人表现的很平静,因为他们早就知道自己罪行的结果,心里也在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早一点了断就早一点解脱,”对活着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眷恋。
二、后悔、痛哭不已,躺在床上彻夜难眠。这是大多数人的状态,悔不当初自己的冲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如果当时我没那么做,如今就不会…”这一晚上他们是睡不着的,后悔、害怕、恐惧、留恋、不舍等等情绪交织在一起,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些人会跟工作人员要烟抽,一根接一根,为的就是企图通过吸烟来缓解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紧张。可此时这些都无济于事,时间仍旧一分一秒地流逝,再多的后悔也弥补不了当初犯下的罪行。
三、情绪失控,在牢房里时而哭泣时而大笑。比起后悔痛哭,这种情绪失控的场面看着更让人心酸。一边在留恋人世,舍不得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边又不得不接受这个无法改变的现实,终归要跟他们说一声再见。这种情景下当事人的内心是极度崩溃的,之前幸存的一丁点希望此时完全破灭,无法接受又不得不接受,这种矛盾的心理就会导致情绪上时而平静时而失控。
四、不思悔改,心结难解。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分,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仍然在抱怨他人的不对、命运的不公。他们没办法坦然面对死亡,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死,甚至会把自己犯错的原因归在他人的身上,不能正视自己的过错。
总结: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犯下的过错承担后果,一时的冲动带给我们将是无尽的悔恨,不仅悔了我们自己的前途,也让身边的家人受到了牵连。冲动和暴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寻求法律的保护,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普法、学法、懂法、用法也势在必行,只有全民都普及了法律,能意识到法律的威严和神圣,我们社会才能和谐,我们的家人才能不会遭到无端伤害。
关于本次现在死刑的执行方式都有哪些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