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职业病的申请条件是什么?
法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职业病诊断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职业史。
职业史是包括从开始脱离学校学习(或者进入工作状态的最初阶段)到目前全部工作经历。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主要包括工种、起止日期、操作岗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及其浓度(强度)、实际接触时间、防护设施,以及职业活动中发生的事故和伤害等情况。
职业病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是: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病因学关联、疾病特征与职业活动相符合、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疾病的原因。
具体来说,工作者必须长期接触某种有害因素,例如重金属、化学药品等,才能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其次,疾病的发生必须与职业活动有关,而且该职业所处环境下该种疾病的高发率明显地与其他环境有明显差异。
同时,通过实验和医学检查可以证明这种病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有关。
最后,其他疾病引起的可能必须在排除职业病作为病因后得到证实。
只有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才能将一种疾病公认为职业病。
职业性噪音接触史三年是评职业病必需条件吗?
这一点国家的规定确实有限制,《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规定噪声聋职业病诊断要求连续接触8小时等效声级85分贝以上的噪声作业三年以上。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
这里面有几个注意的点,一个是连续接触8小时,也就是说,就算三年工龄,每天的工作时间不满8小时,累积出来的时间也不够。第二个点,是85分贝,如果劳动者接触的噪音,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不能保证每天8小时超过85分贝也不行。第三个,是要作业三年以上,这也不是说三年就可以,如果在这三年间,没有连续接触噪音,每天接触的噪音时间不够,噪音的分贝不够,也是不可以做职业病诊断的。
职业病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限制了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而且造成的损害给社会和工人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那么,如何鉴定噪音职业病呢?
一、噪声职业病鉴定标准具体指
连续三年以上的职业性噪声工作史,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纯音响检测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听觉损害,可鉴定。
二、噪声职业病鉴定等级:
连续噪声工作年限3年以上的人,纯音量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损耗呈高频降低型,根据良好的耳语频率(5000Hz、1000Hz、2000Hz)的平均听力门槛进行鉴定等级。
轻度噪声聋:25dB-40dB(HL)
中度噪声聋:40dB-55dB(HL)
重度噪声聋:≥56Db(HL)
三、噪音职业病处理原则:
观察对象无需离开噪音岗位,但同时耳鸣者例外轻度、中度、重度噪音聋患者应离开噪音岗位;重度噪音聋患者应佩戴助听器。对噪音敏感的人应离开噪音工作场所。
四、噪声职业病鉴定所需材料:
工人申请职业病鉴定应当提交申请表、本人健康损害证明、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史证明等。职业史证明的内容应从开始接触噪音作业的时间开始,尽量包括职业、工龄、接触噪音的方式和操作特点、每天或每月的接触时间、是否连续接触噪音、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噪音设施及其效果、往年作业场所的噪音检测数据、个人防护等。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工人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材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测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材料;工人和有关单位也应当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相关材料。
预防职业病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预防职业病需要在进行相应的职业操作时尽量做好相应的防护,例如佩戴口罩或者护具、护目镜。另外要控制每天工作的时间,尽量减少职业对人体的损害。
定期去体检,一旦出现病变的情况要及时停止接触。预防职业病还要求做到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以及好的心态,这样能有效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进行工作,还要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要保持环境内的空气流通,达到相应的卫生标准,避免造成职业病。
在职业病的相关职业工作中,一定要遵守安全规章制度,防护一定要做到位。
关于职业病的构成条件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