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解决业主间纠纷后协议怎么写?
如果与物业打官司。业主个人怎么样拿到物业服务合同文本做为证据呢?
可以在打官司前向物业索要,物业不提供也没有关系,可以向法庭依法申请取证。
物业的问题确实不少,有的时候确实很气人。像我所在的小区物业服务不太好,时长有电动车电瓶失窃的事情发生,事情发生后基本上是不管不理不睬,找物业经理协调此事,物业经理会以各种借口来推脱,像这种物业明显存在不作为的行为,我们确实可以向法院提出我们的诉讼申请,让物业赔偿我们的损失。
其实我不建议向物业起诉的行为,像这种不周围的物业,经常会有不合法的情况来对付业主,比如给你家停水停电堵锁眼儿等。这样的行为会对你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即使我们报案,即使我们起诉,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所以我的建议是您可以出卖此园区的房子,再购买另外一个好物业的园区。惹不起躲得起,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如果你实在气不过的话,尽量收集对你有利的证据。最好还在您的家外边儿安装隐秘摄像头,以防物业作坏。像物业合同这种东西的用处不太大,国家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物业的管理职责有明确的要求。您可以参照这些政策法规,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
与物业打官司,《物业服务合同》(或者前期物业合同)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材料。
实践中看,在物业公司起诉业主追索物业费的案件中,物业合同是必备的一项证据材料,
这是明确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性法律文件。
你问题中没有描述和物业打什么官司,也没说明小区有无成立业委会。一般来说:
如果你小区尚未成立业委会,那么这个物业公司就是开发商选聘的前期物业,你要拿到的就是
所谓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这个合同你手中肯定有一份,它是你购买小区房屋时,与开发商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附件之一。
如果你小区成立了业委会,那么这个物业公司就是业主大会选聘的,其与业委会签订的是《物业服务合同》,这个合同应在小区公示,业委会存有原件,你可以要求复印一份。
不管是哪种情况,按照最高法《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物业服务合同属于应当向业主公开的情况和资料,业主请求公布、查阅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是对于业主知情权的规定,物业公司或业委会有公开相关信息的义务。
1、物业服务合同是物业公司索要物业费的基础,物业公司会在开庭前或开庭时提交;
2、业主可以核对物业合同上的签字是否是本人签字、物业费标准是否告知业主本人、物业服务标准等信息;
3、如果物业未尽服务职责,可以通过收集证据、业主出庭作证方式进行举证。
关注我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住宅小区由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物业公司要与业主签订物业合同,而很多物业并不会与每位业主签订服务合同,那么业主有没有权查看物业服务合同?下面由小编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业主有权查看物业服务合同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物业管理公司要与业主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所以业主是有权查看物业服务合同的,并且监督物业公司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六条 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
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接受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
(二)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就物业管理的有关事项提出建议;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建议;
(四)参加业主大会会议,行使投票权;
(五)选举业主委员会委员,并享有被选举权;
(六)监督业主委员会的工作;
(七)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八)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九)监督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四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
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对物业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双方的权利义务、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
民事纠纷,发现合同诈骗法院该怎么处理?
如果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发现民事案件涉及合同诈骗,即涉及了刑事犯罪,无论是原告涉嫌刑事犯罪,还是被告涉嫌刑事犯罪,现在法院的一般的处理方式,是驳回原告的起诉。
法院会将案件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如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或者立案侦查后撤销案件,或者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定不构成合同诈骗犯罪,原告可再行主张。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作为经济纠纷受理的案件,经审理认为不属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
一般来讲,民事纠纷中发现刑事案件,法院应当裁定中止审理,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
以下以两个案例:
案例1: 魏某涉嫌诈骗案
魏某分别从王某处两次借款人民币共计22万元,借款理由是自有公司的生产经营,借款期限期限一个月。到期后魏某未能如期还款,便再次与王某约定每月付给王某利息4500元,如此重复操作至2014年5月共计支付了6万余元。后魏某为了还款,将自己占有的一辆黑色奥迪车行车本和车钥匙交给王某顶账,未办理抵押登记。王某偶然发现该车系魏某从北京某汽车租赁公司租赁的车,车主为马某。遂诉至法院要求魏某还款。法院审理案件中发现魏某涉嫌诈骗,遂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案例2、李某非吸案
刘某从李某处借款10万元,逾期不归还造成纠纷。李某将刘某告上法庭。法院审理过程中,发现李某作为原告的类似案子,本院已经审理10件,已立案待审理的六件。经审查,原告刘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法院将同类案件一并中止审理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两种情形吧 ,如果是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民事诉讼案件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应当中止审理,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但是如果你想以合同诈骗为由报案,这就需要仔细收集证据,通常公安机关对此都很谨慎,避免将民事纠纷、经济纠纷上升为刑事案件,通常会告诉你不予立案,建议你走民事诉讼。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物业解决业主间纠纷后协议怎么写?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