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超过起诉期限是怎样处理
行政诉讼过了上诉期怎么办?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诉讼时效届满,导致权利人的胜诉权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强制保护。但是,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
超过法定期限还能申请行政诉讼吗?
超过法定期限就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了。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其起诉可由人民法院立案受理的法定期限。只要超过了起诉期限,当事人就丧失了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三条 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诉讼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
行政诉讼超过时效有哪些正当理由?
在行政诉讼超过时效的情况下,可以有正当理由免除时效限制,如行政机关对当事人造成误导或隐瞒了重要事实、当事人在追求其他法律途径时已经过去了时效期限、以及行政行为具有持续性和连续性等情况。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正当理由需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并经过法院的认可才能免除时效限制。
行政诉讼败诉怎么解决?
行政诉讼败诉:要看你的“诉讼请求是“违法”、“撤消”、还是“无效”。败诉:要看是“裁定”还是“判决”如果是“裁定”,那么一定是你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的起诉条件。如果是“判决”那么一定是你的“证椐”不符合“三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违法”、“撤消”属于“程序诉讼”、“无效”属于“实体诉讼”如果你的诉讼请求是“请求判决确认XXX行政机关XXX行政行为无效”,那么“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九十九条的情形呢?
判你败诉:总要有个事实依椐、法律法规的条文吧!(事实:是指有符合“三性”的证椐证明的事实)。
所以,先看看自己哪里不对,再看看“判决”哪里不对。千万不要“认为”。一定要有“法律法规”规范的依椐。
你的起诉没有“法律法规”规范的依椐,法院当然判决你败诉。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没有“法律法规”规范的依椐。法院当然判决“无效”。
法院的判决没有“法律法规”规范的依椐,当然就是“枉法裁决”。
行政诉讼败诉后,胜诉方有权申请法院对败诉方进行强制执行,对于强制执行能采取的措施有:
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等。
关于行政诉讼超过起诉期限是怎样处理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