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百科 2025-08-10 11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条件是什么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条件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条件是什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 劳动仲裁立案审核是什么意思?
  2.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与仲裁的一审终裁不是矛盾了吗?
  3. 什么情况要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立案审核是什么意思?

"劳动仲裁立案审核"是指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程序中,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当事人提出的仲裁申请进行审核的过程。

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寻求争议的解决。劳动仲裁立案审核是在仲裁申请提交后,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对申请进行初步审核,以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劳动仲裁立案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

1. 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审核申请人是否提供了必要的证据、材料和法律依据,以支持其仲裁请求。

2. 境内仲裁管辖权的审查:审核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即是否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

3. 申请时效性的审查:审核仲裁申请是否在法定时限内提出,避免过期或超时的申请被立案。

4. 双方当事人的确认和沟通:核实双方当事人是否对申请进行确认,并沟通解释立案相关事宜。

劳动仲裁立案审核的结果会对仲裁程序的继续进行产生重要影响。如果申请符合立案条件,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会立案,并安排后续的仲裁程序;如果申请不符合立案条件,劳动仲裁委员会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进行调整或拒绝立案。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仲裁立案审核可能会因国家或地区的劳动法规和具体机构的规定而略有差异。因此,具体的立案审核标准和程序应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仲裁机构的规定。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与仲裁的一审终裁不是矛盾了吗?

劳动仲裁与一般的仲裁虽然都是仲裁但还是存在很多区别的。

劳动仲裁发生在劳动用工领域,而劳动者相对于用工单位是弱势群体,所以劳动仲裁在规则设计上偏向于劳动者一方,且更注重公平与正义的价值。为了尽可能的保护劳动者的权利,突破了仲裁的一裁终局制度,劳动仲裁前置,其实是为劳动者多提供了一种救济手段,因为,只有劳动者不服仲裁结果才能提起诉讼,而用工单位则没有起诉的权利。;而一般的仲裁发生在商事领域,争议双方是平等的商事主体,势均力敌,所以一般仲裁更注重于效率和诚实信用。既然双方合议选择了仲裁那么为了尽可能快点解决纠纷,一裁终局就是应有之意了。

什么情况要劳动仲裁?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除了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劳动争议的仲裁采用一审终裁的争议包括劳动报酬、工伤报酬、工作和休息时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劳动仲裁是解决嗯,劳资方劳资双方的矛盾而进行的,所以什么情况下需要劳动仲裁呢?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矛盾盾的时候,劳动者可以找仲裁机关投诉,要求申请劳动仲裁,比如说与用人单位发生劳资纠纷的,可以找劳动行政部门一进行劳动仲裁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7、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8、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条件是什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条件是什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