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法律条文(养老保险法律条文最新)
养老保险缴费手册中的参加工作的时间以及用工形式,是否是退休主要依据?为什么?
有国企员工经历的人可能都发现,【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手册】是社保局在缴费时按年度月份填写的缴费表格,而封底内页往往由单位劳资科将你的参加工作时间和视同缴费年限作了盖有公章的证明。但是,你别指望用这个手册就可以作为办理退休手续的依据,办理退休手续还是以个人档案中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为准,
有养老保险册,说明一定是在养老金统筹后某一年退休。
参加工作时间,只是证明你计算工龄的起点,不是衡量一个人退休的主要依据。用工形式更不是。
养老保险统筹以后,退休的主要依据是养老保险交费年限,须交够最低15年标准,才能退休,否则退不了休。
参加工作时间可视为工龄计算工龄工资。
父母多少岁可以起诉养老,法律规定给多少?
父母原则上,从女到55周岁,男到60周岁,就是法定意义上的丧失劳动能力,就应该得到赡养,但是这个事情,不是固定的,如果父母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身体不好,也不能说非要等到年龄才可以要求子女赡养,有的父母超过年龄,身体很好,能自己自理,也无需子女的帮助,赡养和父母的年龄无关。
无论父母多大,子女都应该尽到赡养的义务,赡养包括经济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帮助,不能以为出钱了才算是赡养,没出钱的就没赡养,生活上的照顾和体贴,也是赡养的一部分,至于给多少,法律没有固定的标准,因为和子女的收入,和赡养能力有关,有的子女自己都困难,赡养就更困难,所以,应该是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对于父母无动于衷是不可以的,子女确实有赡养能力,却不尽到赡养的义务,那就可以互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到法院起诉。根据情况由法院裁定。
建立哪些法律保证养老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社会保险法》内容十分丰富,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各类劳动者和全体居民,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全体职业人群,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广覆盖的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