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规定有什么
在民事诉讼中,对方提供了虚假证据,需负什么法律责任?怎样举证和起诉?
在民事诉讼中,对方提供了虚假证据,轻则罚款,重要追究刑事责任;对方当事人可以对其证据进行质证,提供反证,反驳其证据。并可告知法律,对方的伪证行为,要求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对其进行罚款或者拘留。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她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次,一般针对虚假证据,主要可以通过对该证据进行鉴定(如笔迹鉴定、声纹鉴定等),来证明其为伪造。最后,如果还在原案诉讼期间,你只需对证据提出合理怀疑,并要求进行鉴定即可。如果原案诉讼已经结束。则可以根据时间提起上诉或者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亮点有什么?
谢谢邀请,本人专业代理医疗损害案件,就与此有关的章节发表以下看法,供同各位参考。
1,司法鉴定前,司法鉴定人要签署承诺书,保证鉴定的科学公正性。
2,鉴定意见作出后,一方当事人对鉴定意见书有异议的,应当提交书面质疑,鉴定机构对书面质疑结果答复,当事人仍然有异议的,可以申请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
3,鉴定机构不能在委托确定的鉴定时限内完成鉴定并作出鉴定意见书的,人民法院可以另行选择其他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解决了鉴定时间过长,影响法院审理案件的时限问题。
4,人民法院同意重新进行司法鉴定的,原鉴定意见书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证据采信,鉴定机构应当退还鉴定费用。
5,规定鉴定人出庭费用标准,解决了以往鉴定人出庭时漫天要价,增加当时诉讼成本问题。
任何民事诉讼当事人都必须承担举证责任吗?有什么例外吗?
一般情况下是谁主张谁举证,但也会存在法定的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比如新产品发明专利侵权案件中,被告要证明自己的产品的制造方法不同于受保护的专利产品,医疗侵权纠纷案件中,医疗机构要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举证。
另外在具体的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在原被告之间分配举证责任。
关于本次关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规定有什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