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执行仲裁裁决多久强制执行

法律百科 2025-09-05 1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不执行仲裁裁决多久强制执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1. 仲裁裁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吗?
  2. 仲裁机构可以强制执行么?
  3. 一般仲裁协商多久才会判决?

仲裁裁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吗?

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经法院审查认为应当不予执行的除外。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由于商事仲裁与劳动关系仲裁不同,所以管辖法院级别也不同。

商事仲裁的执行法院,按照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管辖。

而劳动争议仲裁则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基层法院执行。

虽然对于仲裁裁决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是被申请人提供证据,有以下几种特殊情况,经法院合议庭审查后,也应当裁定不予执行:

1.在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或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3.仲裁庭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法的;

4.裁决所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隐瞒了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6.仲裁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以及法院认为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仲裁机构可以强制执行么?

不可以。

仲裁机构没有强制执行权,所以不能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对方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不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规定,只有法律规定具有执行权的机关,才能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委法规定,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经审理后作出仲裁裁决,送达双方当事人后生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可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一方逾期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涉外仲裁机关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中国法院、或者外国法院申请执行。人民银行、专业银行、信用合作社收到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后,应以当事人帐户中扣留或划拨需支付的款项。

仲裁裁决执行是争议双方当事人对已送达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书,在规定的期限内应自动履行。按照中国法律,国内的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逾期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可以

可以的,根据我国《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需要提交一下的文件:

1、申请执行书。申请执行书中应当写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事项、执行标的,以及申请执行人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2、作为执行根据的生效法律文书;

3、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公民个人申请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法人申请应当提交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其他组织申请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4、如果代为申请执行还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5、申请执行无需预先缴纳申请执行费,但人民法院在执行到位的首批执行款扣除人民法院依法应收取的执行费。缴费标准:执行金额或价额在1万元以下的,每件交纳50元;一万元至50万元的,按执行金额或价额的千分之五交纳;50万元以上的,按执行金额或价额的千分之一再加2000元交纳。

一般仲裁协商多久才会判决?

一般15日左右就会作出仲裁裁决。仲裁庭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调解。能够达成协议的,可以由仲裁庭制作调解书。无法达成仲裁协议的,仲裁庭应当依据审理查明的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及时作出仲裁裁决。一般会在协商不成之日15日左右作出仲裁裁决。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不执行仲裁裁决多久强制执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