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是否必须通过诉讼
- 没有签正式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但在诉讼期。单位不交社保怎么办?
- 当事人请求解除合同,法院能否直接判决合同无效?
- 对于检察院不予起诉的职工用人单位能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吗?
- 民事诉讼后被定性为失信被执行人,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吗?
- 解除合同必须向法院起诉吗?
- 用人单位能否对触犯刑法但被免于起诉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没有签正式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但在诉讼期。单位不交社保怎么办?
没有接到正式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协议),在法律上理解上你还是公司的员工,你们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为你缴纳社保,是其法定的责任,拒不为你缴纳社保的,你可以向社保部门投诉,或者走劳动争议处理程序,通过法律途径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事人请求解除合同,法院能否直接判决合同无效?
需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无效的情形才可以判令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 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四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五十六条 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对于检察院不予起诉的职工用人单位能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吗?
可以按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民事诉讼后被定性为失信被执行人,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吗?
民事诉讼的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当一个人成为老赖后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呢?其实这里面有两种关系,一是失信人与其他人的民事诉讼纠纷关系,另一种是失信被执行人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两种并不是交织一起的法律关系只有当发生了相互影响后才会引起单位解雇的情形。
01
失信被执行人失的是信,但不一定能失业,这是为什么呢?
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劳动者,都会有单位相互发生劳动关系,只要他认真遵守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了劳动,做了一个职工应该做的本质工作,没有违反劳动合同和发生影响劳动合同的行为,那么用人单位是没有法律依据将其解雇的。
而且失信被执行人的失信行为通常是在外面的民事诉讼活动所引起的,虽然他在法律上失信了,但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对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这样说吧,如果一个职工失信了,那么是他个人行为与单位无关。当然失信可能会发生影响单位形象的情形,这是单位与员工内部沟通的事情。
02
如果失信被执行人是公司的高管,可能会解除其职务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被执行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后,那么其部分行为是受限制的,会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
一是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
二是实施其他信用惩戒,包括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
三是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根据第三条,假如这个人是公司的董监高,那么就有可能被法院发出协助解除相关职务的要求,单位收到后需要配合法院的强制执行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解除的是其职务,并不是开除,其劳动合同关系也会保留。
结语
其实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有单位就会有固定工资,这样可以申请执行其工资,保留工作反倒对申请执行人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一个员工的失信行为严重影响了单位的形象,影响了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因而触犯了单位内部的合同解除条件,那么单位可以依据规章制度解除其劳动合同关系。
解除合同必须向法院起诉吗?
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但是要符合解除合同的条件,否则无法解除或要承担违约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该合同失去意义,应归于消灭。在此情况下,我国合同法允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消灭合同关系。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此即债务人拒绝履行,也称毁约,包括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作为合同解除条件,它一是要求债务人有过错,二是拒绝行为违法(无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此即债务人迟延履行。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中非属特别重要时,即使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况下,原则上不允许当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应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履行催告,给予一定的履行宽限期。债务人在该履行宽限期届满时仍未履行的,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为重要,如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实现,于此情形,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也应如此。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针对某些具体合同规定了特别法定解除条件的,从其规定。
用人单位能否对触犯刑法但被免于起诉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你好,我之前从事人事工作,可以部分解答。
首先,对于这个员工你要了解他是在你单位从事工作之前触犯的刑法还是工作中触犯的刑法。在进入你单位之前触犯的刑法,你在招聘是是否进行过例行询问和了解并记录在案,他是否隐瞒了触犯法律的事实。
如果你隐瞒了触犯法律的事实,根据劳动法,定立得劳动合同无效,可以终止聘用。如果他没有隐瞒事实,切在工作中没有违反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则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他在工作中触犯刑法,根据劳动法,只要是触犯法律的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
因现全职妈妈,专业知识不免生疏,如果不完善或者不专业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讨论
单位对触犯刑法但被免于起诉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这个是可以的:
一、触犯刑法,虽然说免于起诉,但一样会被法院检查院记录在案,说到底就是犯罪了,只不过比较轻微而已。但也是犯罪被追究的一种情形,一样要法院确认。
二、之所以在上面一条强调这点,是因为,一旦被追究刑责,劳动合同法规定,凡是触犯国家法律被刑事追究的,用人单位是可以据此来与你解除劳动关系,而不需要给你任何经济补偿或赔偿。
三、你一旦被追刑责,即使你最终免于起诉,但是前期的侦察期间,你都会强制关押。在这个期间,你根本就没有人身自由,哪里能履行劳动合同。所以说这条法律规定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四、你想,一般你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单位都可依法按流程解雇你,更不用说你犯了罪被刑事拘留或追究,虽然说不于起诉,但也比触犯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严重得多,你说与你解除劳动合同,完全正常。
如有需要,可加我关注,我是2○多年的人事经理,我可以无偿帮助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