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执行若干规定试行的时间是多久

法律百科 2025-09-07 1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民事执行若干规定试行的时间是多久的一些知识点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 一万元的民事诉讼判决后多久后执行,不执行会有什么后果?
  2. 强制执行分几个阶段?
  3. 民事诉讼到执行阶段,如果一直找不到执行人时间会不会过期?

一万元的民事诉讼判决后多久后执行,不执行会有什么后果?

  

1、一万元的民事诉讼判决生效后,在法院判决书中载明的履行期届满之后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3、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 第一条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  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强制执行分几个阶段?

一、五种;具体如下:

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4、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5、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

二、法院判决强制执行期限:

1、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法定期限内当事人未提出申请的,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以实现实体权利的权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对申请执行的期限作了一般性的规定,即“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3、同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也存在以下特殊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八十三条、第八十四条,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申请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的期限为1年,申请人是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180日。

4、根据《解释》第八十八条,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5、根据《解释》第九十条,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民事争议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作出裁决的行政机关在申请执行的期限内未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生效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或者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在90日内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到执行阶段,如果一直找不到执行人时间会不会过期?

判决(调解)生效后,对方不主动履行的,一年之内要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立案之后,不存在过期的问题。如果一直找不到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人的财产,会被终结本次执行。以后发现了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的下落,随时可以恢复执行。如果最终被执行人死亡且没有可供执行的遗产的,则案件终结。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民事执行若干规定试行的时间是多久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