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家庭成员之间财产分割如何进行
如何分割家庭共有财产中的遗产?
要弄清被继承人生前是否立有遗嘱,有遗嘱按遗嘱继承分配财产。
遗嘱不符合法定形式无效,例如自书遗嘱没有书写时间、立遗嘱人未签字、不是本人连续亲自书写等;立遗嘱时精神不正常。
遗嘱内容有违法,该部分约定无效,例如处分别人的财产,未给抚养人保留份额等。
被继承人生前没立遗嘱,按法定继承分配遗产。
法定继承要确认法定继承人资格。
法定继承人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二顺序继承人只有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时才能继承遗产。
确认被继承人遗产范围。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遗留的属于其个人名下的财产,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抚恤金都不是遗产。
遗嘱继承按遗嘱约定内容继承财产。
- 法定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例如没有养老退休金的老人、残疾不能劳动的被继承人子女或配偶等,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例如有的老人一直在长子家生活,生活、就医都是长子负责照顾,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抚养能力和有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有的老人部分子女,平时对老人的生活、就医都不管,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 继承人杀害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恶劣的,不予分配遗产。
这种分割要进行两次。首先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因共有财产中不仅仅是被继承人财产,有的还有夫妻、父母,甚至子女的财产。所以要析出遗产,让共有人各自获取共有财产中自己应有的分额,其中被继承人的析得的财产才是遗产。处理遗产,有遗嘱的按遗嘱处理,有多种遺嘱形式的如公证、自书、代书、口述等,以公证为先,有更改情况的以最后更改的曰期为有效的更改,其中公证遗嘱要更改的必须仍需公证更改。没有遗嘱按法定继承处置。
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那么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应该怎么继承,被继承人的那些亲属有权继承呢,下面我从法律角度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章第十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所以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被继承人死亡后他的遗产应该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就是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来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来继承,也就是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需要注意的是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
那么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应该怎样来分配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也做了明确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少分或者不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最后需要说的是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户内家庭成员之间财产分割如何进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